走进位于小港街道红联社区的王义德长者服务工作室,只见宽敞的活动室前几十位老人正坐在电视机前一同观看精彩的电视节目;几张象棋桌旁老棋友过招斗智斗勇……每月志愿者定期为老人剪指甲、洗脚、理发,还开设有手工、书法、绘画、剪纸等免费课程,丰富老人的精神生活。
王义德长者服务工作室负责人王义德,也是红联社区第三党支部书记,今年已经86岁了,可他却宝刀未老依然活跃在社区,为老年人的需求出谋划策,深得居民信赖。今年,他又带着这支主要由老党员组成的“长者志愿服务队”,启动“幸福来敲门”独居老人依存需求相伴颐养天年项目,探索社区精神文化养老模式,提高老人互助能力。
红联社区是一个农居混杂的老社区,现有60周岁以上老人1500人,在册户籍老人631人,其中独居老人16人,高龄老人72人,残病老人6人。“老年人的需求是多种多样的,我们需要全方位为他们服务。”王义德说,长者工作室联合香香爱心理发组、巧嘴阿姨工作室、巧手阿姨工作坊、“金葵花”爱心集市、天天敲门服务、相约健康吧等,这么多力量共同汇聚的方向就是长者需求之所在。
香香爱心理发组的负责人是“香香阿姨”,全名赵冬香,今年73岁。“8年来,我们服务的老人已经达到了1768人次。”赵冬香精准地报出了这一数字。赵冬香和她的伙伴们每月两次免费为社区老人理发,遇到行动不便的高龄老人或残疾人,他们就挨家挨户上门理发,有老人患病住院他们就到医院里去帮他剪头发。
“测血糖需空腹,医院8点才开门,很多老人家饿着身体都吃不消。”王义德告诉记者,在相约健康吧,吴成伟、乐连君夫妇在每月的15日、30日早上6:30就开始免费为居民测血糖,这一行动已经坚持了六、七年。他们还为每位老人建立了健康数据库,血压、血糖、心率等基本数据一有变动,就及时提醒老人注意身体。
独居老人的子女长期不在身边,若是倒在家中无人知晓,后果将难以想象。在红联社区,每天清晨都会响起“咚咚”的敲门声,工作室“天天敲门组”的10名成员,每天都去探望独居老人。若是门开着,就和老人聊聊天;若是门房紧闭,就打个电话确认老人是否平安。此外,还有“暖心访谈”陪聊服务、每年为老人过一次集体生日、一对一心理疏导……实现了对长者需求服务的全覆盖。
据了解,目前项目已基本形成一位长者志愿者为一名独居老人提供N种服务的“1 1 N”服务模式。“王义德长者服务工作室”与独居老人签订服务协议,提供基本的生活照料、医疗服务与精神慰藉,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让他们“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乐”。同时,项目还对长者志愿者、老人家属进行相关培训,提高他们为老服务的能力,提升社会组织的专业性水平。
王义德说:“我们就是踏踏实实做事,为长者提供全方位、专业化、规范化的服务。希望通过参加‘书记加油’活动,扩大服务范围,建立长效关怀机制,让更多老人受益,将这一民生项目落到实处。”(记者 曾子夏 沈 琴 通讯员 沈静萍)
编辑:俞巧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