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度夕阳无限好
发布日期:2016-03-31 10:06:39  浏览次数: 信息来源:北仑发布 字号:[ ]

1.jpg

图为紫荆社区结对志愿者上门给高龄老人洗脚 (通讯员 陈红 摄)

  记者 余姣姣 通讯员 陈红

  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和家庭人口结构小型化现象的日益凸显,传统的机构养老服务和子女养老支持越来越不能满足老年人的养老需求,以社区(村)、居委会为核心,社区居家养老为依托的居家养老服务,将发挥日趋重要的作用。

  作为居家养老服务中的一种新型创新模式——以老助老模式,在我区也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目前新碶街道以老助老已全面开花,蔚然成风。

  紫荆:结对服务获好评

  紫荆社区现有60岁以上老年人千余人,其中仅空巢、独居、高龄等特殊老人就有100多人,是典型的老年人社区。2003年,社区开始探索以老养老居家养老模式,2006年出现了第一批低龄老人主动帮扶高龄老人的助老志愿者,经过10余年的发展,以老助老居家养老在这里已蔚然成风。

  担任老年协会常务副会长一职10余年的顾悦洪是看着以老助老“长大”的。“刚开始只有10多个志愿者,结对老人10多对,帮扶内容也比较单一。”顾悦洪说,现在越来越规范,发展至今年已有121位志愿者,结对123位特殊老人。

  王琪琪是第一批助老志愿者,今年73岁,结对帮扶的是今年72岁的贺德芬,两人结对已经13年。贺德芬患有类风湿关节炎,行动不便,有什么事打一个电话,王琪琪就会赶过来。买菜、烧饭、买药、煎药……王琪琪照顾得细致周到,还经常带着贺德芬一起参加社区活动。每每说起这些,贺德芬都是止不住地感谢。

  在紫荆社区,年满80岁、独居、空巢、行动不便的老人都被纳为重点结对,如今已有53位重点结对的老人。今年81岁的乐才章是第一批助老服务志愿者,由于身体原因,在4年前从志愿者的队伍中退下来,如今他已符合重点结对的条件,但他说,老伴还年轻,不需要志愿者来结对帮扶,要把资源让给其他更有需要的老年人。

  目前社区还开办了爱心食堂、理发室、洗衣房、聊天吧、活动室,老人们只要提出上门服务的需要,社工们都会前往照料帮忙,在给老人们的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还开展各类活动,丰富他们的精神生活。

  芝兰:让老人走出家门

  芝兰社区于2002年开始探索以老助老居家养老模式,发展至今,已形成适合自己社区情况的规章制度、助老宗旨等,根据老人的需求,形成了完善的服务项目,分为生活服务类、日间照料类、家政服务类、医疗保健类、文化服务类、健康教育类、精神慰藉类、政策咨询类等八大类,有志愿者65个,结对服务68位老人。

  每逢星期五,如果你走进芝兰社区,准能看到七八十位老年人坐在活动室里,他们不是唱歌、跳舞、舞剑,就是听讲座、扭秧歌、打太极……生活得快快乐乐、有滋有味,这一切得归功于社区里有个“快乐星期五”俱乐部。这种以老助老养老模式不仅能帮助到老人的生活,还关注到老人的精神生活,吸引更多老人走出家门融入集体,一起寻找快乐。

  家住明州花园的胡安达今年74岁,2010年搬来明州花园居住,起初听说社区有个“快乐星期五”,并没有在意,直到身边的老年朋友不停推荐,才决定去“考察”一下。参加了一次尝到“甜头”后,在接下来的6年里,他几乎一次不拉,有时还嫌每次活动间隔时间太长,每次时间也不够多。2012年,胡安达报名参加了老年大学电脑班,并付了学费。后来知道学电脑的课程与“快乐星期五”有冲突,他毫不犹豫地放弃了电脑班。

  胡安达还专门写过一篇他与“快乐星期五”的文章。文中表达了他对“快乐星期五”的喜爱:“我为没能早几年参加‘快乐星期五’而感到遗憾!”“希望更多的朋友能参加这个,享受其中的快乐。”

  杜鹃:养老服务入正轨

  2006年,杜鹃社区开始踏上探索以老助老养老服务之路,经过10余年发展,结对人数不断增多,范围不断扩大。结对帮扶的老人从当时的28对,发展到75对,志愿者从刚开始不知道做什么,到渐渐探索出服务模式,养老服务步入正轨。

  今年74岁的邱亚珠现任社区老年协会理事长。她告诉记者,社区老人不习惯有人帮他们洗脚,觉得难为情,但不排斥别人给他们按摩。老年协会刚好有一位懂得按摩技巧的老人张师傅,他教志愿者按摩的手法和技巧,让志愿者给有需要的老人按按,“以前张师傅也常给结对的老人按摩,但现在70多岁了,就退下来了。但教会了志愿者,老人们还能继续享受这一服务。”

  邱亚珠说,社区正在发展助老志愿者这支队伍,希望能有更多的低龄老人加入其中,来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高龄、空巢、行动不便的老人,也让志愿者在助人中充实生活,体会到帮人的乐趣。

  新碶街道有关负责人表示,社区在现有居家养老工作的基础上,突出“邻居一家亲”的养老方式,由身体健康的低龄老人向同一社区的高龄老人提供居家养老的互助服务,让老人与老人结成“伙伴”,提供力所能及的日常帮助。这种模式一方面能让老年人老有所为,一方面与年轻志愿者相比,老人之间更有共同话题,容易沟通与交流。

  编辑:邬倩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