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毛仓为老人理发 徐芳妍 摄
“毛毛老师,我这样像不像小姑娘啦?”年事已高的阿婆眯着眼睛,对着镜子端详新剪的短发。志愿队的蒋毛仓凑近老人耳边夸赞道:“阿婆您看,年轻了十多岁呢!”
日前,大榭颐养院的老人们早早地坐在走廊长椅上,望向门口。“呼啦圈志愿邦”的志愿者们提着工具箱走进来,熟练地摆好椅子、铺上围布。队长王君亚笑着招呼:“阿公阿婆别急,今天一个都不会落下!”
这样的场景,已经持续了八年。从2018年“呼啦圈志愿邦”志愿服务队成立那天起,爱心义剪就成了雷打不动的约定。“天热的时候一个月一次,怕老人热着;天凉快的时候两个月一次,剪太短了怕他们冷着。”“呼啦圈志愿邦”队长王君亚笑着说。
胡美飞是团队里的“快手理发师”,平时做居家养老工作,十分忙碌。但只要义剪的日子一到,她总能挤出时间。剪刀在她手里翻飞,五分钟就能剪出一个清爽的发型。剪完还不忘拿起剃刀,给阿公们刮刮胡子。“这样精神多了吧?”她笑着问。老人们连连点头:“好看,好看!”
团队中有几位是在岛上开理发店的店主,他们总会把每月的一个周六留给这些“老主顾”们。“当年在老家学手艺时,就常给村里的老人们理发,这事儿不知不觉就成了一种习惯。”团队中的李明笑着说。
聚星理发的蒋毛仓最会哄老人开心。在给老人剪发时,他总会俯身凑近老人耳边细心地询问要求:“阿婆,修短一点是吗?给你剪得精神点哦!”“都老太婆了,还有什么好不好看啦!”阿婆嘴上念叨,眼角的笑意却藏不住。剪完后,毛毛老师还会再确认一遍:“这样好不好呀?要不要再改一下?”得到肯定后,他总不忘再夸一句。
对颐养院的老人们来说,义剪早已不只是单纯的理发。年事已高的阿婆行动不便,可每次听到志愿者们来了,都会扶着墙慢慢挪到走廊。一位患有阿兹海默症的阿公记不清很多事,却牢牢记着义剪的日子。一见到大家,他从柜子里摸出藏了好几天的娃哈哈,塞给志愿者。
洗头、理发、吹发,志愿者们的动作十分细致。看到老人衣领被水打湿,志愿者立刻拿来吹风机小心吹干。等待理发的间隙,志愿者们拉着老人的手聊家常,听他们絮叨生活的琐碎。
八年以来,“呼啦圈志愿邦”的义剪活动从未间断,未来,这份情谊也将一直延续下去……(记者 刘唯 通讯员 徐芳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