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洋乐社区多元服务绘就幸福图景
发布时间:2025-08-21 08:25:15 来源:区传媒中心 阅读次数:

15585816818504.jpg

咖啡沙龙 高宁供图

早上7点,小港街道田洋乐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一楼的“不冷咖啡”已飘出香气。靠窗的桌子旁,几位阿姨正围坐着聊家常。这里既是咖啡店,也是居民的“歇脚点”。

这间由闲置接待室改造而成的小店,也成为社区的“人气地标”。

去年11月,社区新大楼启用时,85%的房间常处于闲置状态。与此同时,社工在居民走访过程中也发现了诸多需求:宝妈们希望有就近的早教场地,阿姨们希望学习手工与咖啡拉花,学生们希望有自习场所,老人们则希望有与老朋友相聚的地方。场地闲置与居民需求的错位,成了社区亟待解决的问题。

“居民有需求,社区有场地,能否寻找一些有手艺的人参与运营?”田洋乐社区党总支书记黄红艳的这一想法,成为了“主理人模式”的起点。

去年11月底,该社区发布“主理人招募令”,消息发布后,7天内便收到20份申请,最终确定8名主理人,涵盖咖啡、早教、手工艺、声乐等领域。

这些主理人很快在社区里扎下了根。早教机构的教室位于党群服务中心二楼。“此前我就有开设早教课程的想法,但因空间租金较高,一直未能落地。如今社区为我提供免费场地,我也为居民提供了优惠服务。”早教空间主理人董慧丽表示。

手工艺空间主理人翁靖雯的“二十四节气手工坊”则更为热闹。该手工坊每月结合节气开设2期课程,教授端午香囊、立秋纸扇、中秋灯笼等物品的制作,亲子家庭的参与名额经常被“秒光”。仅半年时间,该手工坊便开设了6期课程,吸引80组家庭参与,不少家庭成了“回头客”。

“居民得服务、主理人获空间、社区聚人气”这一三方共赢格局的背后,是田洋乐社区对居民需求的精准捕捉。该社区构建起“田洋乐活+”核心品牌,通过“社区主理人”合作模式、全年龄段服务供给、多元场景联动等举措,构建起涵盖“乐享学堂”“乐享影院”“乐享社群”“乐享集市”“乐享乐治”的社群治理品牌矩阵,推动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从“办事场所”转变为居民常来常往的“幸福驿站”。(记者 石沁奕 通讯员 高宁 邱雨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