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浙江自贸试验区首批最佳制度创新案例发布
发布时间:2025-08-13 08:43:22 来源:区传媒中心 阅读次数:

8月11日,浙江省商务厅公布了2025年中国(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第一批省级最佳制度创新案例名单,宁波片区共有10项案例入选。

在贸易新业态管理模式创新领域,宁波片区“创新离岸贸易全流程监管模式”脱颖而出。

今年4月,宁波片区管委会牵头建成全省首个离岸贸易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该平台打通了企业、银行和政府之间的数据壁垒,通过对企业填报数据与海运、空运等多维数据库进行实时对比分析,自动形成离岸贸易核验报告,有效破解监管单位“监管难”、银行离岸贸易业务“验真难”。

“该平台上线后,大大降低了贸易背景核验方面的成本,多个数据库的交叉验证也大幅提升了效率,可以实现‘数据多赋能、企业少奔波’。”开发区自贸区政策法规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制度层面,宁波片区还创新出台了《浙江自贸试验区宁波片区离岸贸易业务监管办法(试行)》,并建立离岸贸易业务联动协同管理机制。一系列“组合拳”进一步降低了企业交易成本,有力提升了宁波片区对全球大宗商品资源的配置能力。

在大宗商品资源配置枢纽体制机制改革领域,“创新优质蛋白冷链发展模式”“创新‘浙江宁波舟山港’国际船舶登记新模式”等案例也备受关注和肯定。

前者以梅山国际冷链项目为核心,初步建成省内规模最大、功能最全的港口型冷链枢纽,实现了冷链商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四流合一”,进一步提升了进口冷链操作效率和通关效能,并催生出冷链供应链增值服务等新业态。

后者紧扣“全区一港、一体通办”主题,将在浙江自贸试验区进行国际登记的船舶,船籍港统一为“浙江宁波舟山港”,进而打造更加开放、便捷的国际船舶“优选地”,全面开辟“浙资方便旗船”回归和国际船舶入驻的新通道。

“接下来,宁波片区将结合实际,进一步做好制度创新成果的推广、应用与深化,将更多创新举措转化为发展实效,推动自贸试验区建设再上新台阶。”开发区自贸区政策法规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新闻多一点】

2025年中国(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第一批省级最佳制度创新案例(部分)

一、贸易新业态管理模式创新

创新新型离岸贸易全流程监管模式(宁波片区)

“新三样”出海“直通车”服务改革(浙江海事局、宁波片区)

二、大宗商品资源配置枢纽体制机制改革

创新优质蛋白冷链发展模式(宁波片区)

创新“浙江宁波舟山港”国际船舶登记服务新模式(浙江海事局、宁波片区)

三、金融财税领域改革创新

创新“外综服+跨境电商”便利化收结算模式(宁波片区)

四、高效便利的要素跨境流动体制机制改革

“浙江e港通”赋能海港货物通关便利化(省海洋经济厅、省海港集团、宁波片区)

国际航行船舶“一单通报”监管模式创新(宁波片区)

船舶智慧卫生检疫便利监管新模式(宁波海关、宁波片区)

船员上船“一件事”集成改革(宁波片区)

创新出入境服务机制助力自贸试验区入境游发展(省公安厅、舟山片区、宁波片区、杭州片区、金义片区)(记者 张凯凯 通讯员 朱丽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