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医生”在滚烫钢铁间书写匠心
发布时间:2025-08-13 08:36:19 来源:区传媒中心 阅读次数:

8月11日上午9点,在北仑环保固废处置有限公司的焚烧三期车间内,回转窑的表面温度达到了220摄氏度,不断散发着灼人的热气,电子测温仪闪烁着数字“70.4”,这是回转窑轴承检修点的实时环境温度。

机修工人戴连科正进行着窑头下灰箱体的补漏及回转窑轴承的保养作业,豆大的汗珠顺着他的安全帽带不断滚落,却丝毫不影响他干净利落的检修操作。

室温越来越高,必须在30分钟内完成检修。戴连科看了眼腕表,加快了手头的动作,他的工作服早已湿透,紧贴在背上,结出一片白花花的盐渍。

这是他当天负责的第三个检修点位,完成后他还要赶往另一个片区,处理疏灰螺旋机的故障。在这个偌大的固废处置园区里,戴连科就像一位不知疲倦的“设备医生”,每天穿梭于各个车间,为每一台设备“把脉问诊”。

“设备停运一分钟,潜在风险就会叠加一分。”戴连科解释,危险废物积压绝非单纯“暂缓处理”就能应对的问题。危废焚烧系统涉及高温高压工况,一旦核心设备发生故障,极易引发连锁反应,可能导致超温超压、有害气体泄漏等安全风险,同时还可能衍生二次环境污染。“设备故障就是‘环境安全定时炸弹’,我们就是与设备停机时间赛跑,与潜在安全隐患抢速度。”正是这种刻在骨子里的责任感,让他十年如一日地坚守岗位,始终保持高效作业。

“很多人都说这行又脏又累,但我觉得能天天和机械设备打交道,很开心。”正是这份纯粹的热爱,让他在毕业后义无反顾地选择了固废设备维修行业。本职工作之余,他最喜欢做的事就是研究设备图纸,琢磨如何改进工艺。

十年来,这份痴迷结出了累累硕果:主持完成维修、采购等项目70余项,技改技措30余项,获得实用新型专利15项,发明专利2项。每一个数字都源自他对工艺的极致追求。从普通机修工到市级技能大师工作室领办人,变的是职位,始终不变的,是他对技术的执着追求。

如今,作为宁波市级“戴连科技能大师工作室”的领办人,戴连科将自己十多年积累的实战经验系统整理,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年轻员工。现在,他培养的技术团队也已能独当一面,并在传承中不断创新,让工匠精神薪火相传。(记者 周佳贝 包晔 通讯员 周慧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