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从六六云链科技(宁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66云链”)获悉,全国首单“区块链+数字仓单”信托项目——“昆仑资管·数控链融1号”落地。
该创新项目由浙江自贸试验区宁波片区的两家企业——昆仑信托与66云链联合推出,项目以山东某大型炼化企业存储的柴油为底层资产,设立专项信托计划,总规模达8000万元。
“这一信托新范式,通过直接融资模式,面向社会合格投资者发行底层资产穿透式的货物仓单质押型信托产品,支持投资人通过专门的小程序实时可见押品状态,成功打通了液体货物从资产确权、监管执行到融资募集、投资人感知的全链条关键堵点。自此,液体货物将不再是‘信托禁区’,而是值得被数字化重构的底层资产。”昆仑信托华东事业部副总裁陈育雄说。
据悉,以原油、成品油、LNG(液化天然气)、基酒等为代表的液体货物,长期以来被认为是“最不适合作为押品”的资产类型。
“大宗商品融资的风控核心,在于保证‘货’的安全可控。然而,存储液体货物的储罐不透明、不可视,人工驻场盯仓成本高、效率低,还无法避免道德风险。”据66云链总经理孙黎明介绍,诸如大储罐里套小储罐、在储罐中“以水替油”、贿赂仓库管理人员等“翻车”案件时有发生。
此外,“确权难”也是信托等金融机构面临的风控痛点。一个公共储罐中可能储存着不同客户的同类产品,传统仓单难以界定哪一部分属于质押物,还存在“一货多押”“货物指向不清”等法律风险。
长期深耕能源化工产业的昆仑信托,与专注于能源化工行业数字供应链服务的66云链“一拍即合”,“区块链+数字仓单”的信托新范式就此诞生。
基于区块链“不可篡改”的特性,66云链织就了一张覆盖仓储、车队、商检、港口码头、银行、信托公司等相关方的严密物联网。在企业开发的区块链数字仓单平台上,液体货物的装卸记录、运单信息、运输轨迹,所涉人员全程可感知、可比对、可追溯。
66云链还与40余家第三方石化仓储企业达成合作,在对仓储企业进行数字化升级时,部署“物联网+5G”通道,以实时获取储罐液位、罐容、温度、压力等传感器数据,确保液体货物在储罐中万无一失。
“未来,该模式还可扩展至基酒、粮油、LNG等场景,让液体大宗商品真正‘被金融看见’。”孙黎明表示。(记者 张凯凯 通讯员 解一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