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大碶街道党群服务中心在岩河社区幸福驿站启动流动党员“流动不流心 服务践初心”主题活动,来自各社区的流动党员代表共赴这场盛夏里的“初心之约”。
活动伊始,一堂“干货满满”的党课通过原原本本学条例、结合实际谈体会,在研讨交流中凝聚起“身在异地心向党”的共识。
学习不掉队,流动不流学。大碶街道针对流动党员分布散、职业差异大的特点,创新推行“行业归口+区域联动”的培训模式,确保“双线”专题培训广泛覆盖。考虑到外卖骑手、货车司机等群体流动性强的特点,特别在“甬爱e家”“小哥学院”等阵地设置“移动课堂”,利用工间休息时段开展“15分钟微培训”,引导党员灵活参加各类学习,累计覆盖320余人次。
“有了这个手册,不仅在异乡找到了‘组织依靠’,周边的服务站也一清二楚,现在心里踏实多了。”货车司机刘先生说。现场,工作人员向流动党员发放了定制版“红色礼包”,其中精心制作的“初心地图”精准标注服务点位,涵盖政策咨询、技能培训、便民服务、文化活动等10项服务项目,让流动党员在繁忙的工作间隙也能随时找到组织的温暖与支持。
用暖“流”行动提升“归属温度”。为帮助流动党员解决忧心事、烦心事,街道建立了常态化需求摸排响应机制,组织各村社党群服务中心深入调研流动党员群体,精准收集“暖流心声”,分类形成“微心愿”清单,推动“圆梦”行动落地。目前已完成60余项心愿,实现服务从“被动响应”向“主动关怀”升级。
从为党员“解难题”到组织党员“送清凉”,志愿服务已成为连接流动党员与基层群众的暖心桥梁。
今年以来,依托“流动党员碶上先锋岗”,各社区已组建“邻里帮帮团”等志愿服务队伍12支,累计开展家电维修、文明劝导、治安夜巡等服务活动80余场。
此次活动通过“学习教育+暖心服务+实践奉献”的三维模式,既破解了流动党员教育管理“难集中、难覆盖”的问题,又以“需求清单”对接“服务清单”,让流动党员从“被动接收服务”向“主动参与治理”转变。如今,越来越多流动党员主动融入社区志愿服务、政策宣传、矛盾调解等基层治理实践,以“流动先锋”的担当为基层治理注入新活力。(通讯员 胡嘉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