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激发青年对理论的热爱?如何让基层理论宣讲更加生动?昨日上午,“树德”青年理论宣讲学院在大碶街道富春社区开班,全区的30多名“理响”青年参加了首期青年理论宣讲实践营的培训。
“树德”青年理论宣讲学院是我区在理论宣讲人才培塑、宣讲优质作品创作方面的又一次全新尝试,学院以全国基层理论宣讲先进个人钱树德老师及其宣讲工作室的名字命名,旨在通过系统性培训和实践锻炼,培养一支政治过硬、理论扎实、宣讲生动的青年宣讲队伍。
开班仪式上,“树德”工作室主理人曹炜详细介绍了实践营的特色课程体系,发布了习近平文化思想、经济高质量发展、“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基层治理、党建赋能、红色根脉传承等6个宣讲调研课题,学员们通过抽签被分成6组深入基层开展相关主题蹲点调研。
宣讲员要当好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的传播者,既要“接天线”把握理论精髓,又要“接地气”创新表达方式。首场培训中,省级优秀宣讲员冯钧嶂以《宣讲的多维表达艺术》为题,通过情景模拟、案例剖析等互动方式,生动展示了理论宣讲的创新表达技巧。学员们纷纷表示,这种“理论+实践”“讲授+互动”的培训模式让人耳目一新,对提升宣讲能力很有帮助。
实践营为期一个月,将采用“理论学习+蹲点调研+作品打磨+实战演练”的模式,通过走访企业车间、社区网格、文化场馆等基层一线,挖掘可看、可听、可感的鲜活素材,创作出一批富有时代气息、彰显地域特色的宣讲作品,并通过“理论背包客”快闪等形式开展展演,让理论宣讲更接“地气”、更有“温度”、更具“烟火气”,帮助青年宣讲员全方位提升理论素养和宣讲能力。(记者 叶玉娇 林思谕 翁天煜 通讯员 程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