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戚家山街道青峙工业社区以“慈善工作站”为枢纽、“挚青峙爱公益联盟”为纽带,在制度筑基、文化浸润、服务创新三大维度发力,探索出一条工业社区慈善治理新路径。截至2025年5月,已累计开展帮扶活动300余次,募集善款201.28万元,惠及辖区多家企业及1.5万名产业工人,为工业社区的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正能量。
制度筑基,搭建慈善治理坚实框架
青峙工业社区“慈善工作站”在善款管理上实行严格的制度。每一笔善款到账,工作人员都会仔细核对金额、捐赠企业信息,并详细记录在专用账本上。
“我们希望以慈善工作为牵引,持续提升社区治理成效。”青峙工业社区党委书记唐丹说。这样的理念催生出了“慈善积分制”。辖区企业职工可通过捐款、参加志愿服务、提供慈善线索等方式获取积分,积分可兑换技能培训、文化活动门票、子女教育资源等奖励。
宁波金发新材料有限公司的张师傅常利用业余时间参与社区组织的环保志愿服务,已累计积分350分,兑换了社区青少年夏令营暑托班名额。“这种制度让我们的志愿服务有了看得见的回报。”张师傅说。
社区还通过每季度评选“慈善积分优胜企业”、发放“流动红旗”的方式,有效激发了企业间的“良性竞争”。“这面红旗不仅是荣誉,更是我们持续投身慈善的动力。”宁波龙利钜能有限公司行政主管王皖琴说。
文化浸润,营造慈善参与浓厚氛围
青峙工业社区以“挚青峙爱公益联盟”为抓手,创新构建“1+N”慈善文化培育体系,推动企业从“慈善资源提供者”转变为“社区治理参与者”。通过三年培育,联盟核心成员企业已从首批10家拓展至20余家,并带动辖区80余家企业投身慈善。
老李是青峙化工园区一家企业的老员工,去年突发重病,高额医疗费让这个普通家庭陷入困境。企业第一时间启动联盟爱心基金,送来2万元救命钱。社区还为他妻子安排了兼职工作。“现在老李病情稳定了,妻子每月能有3000多元收入。”负责跟进案例的“挚青峙爱”义工服务队成员王盈说。
“通过参与这些活动,我们体会到慈善不是施舍,而是互帮互助的社区文化。”宁波金嘉源纸业有限公司工会主席章海霞告诉记者。
服务创新,提升慈善服务精准实效
日前,在宁波亚洲浆纸业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里,20名企业职工子女穿着统一小马甲,参观生产车间、研发中心等地,探秘“爸爸妈妈的职场”。
“以前孩子总埋怨我加班多,没空陪她。参加完实践活动,她居然说‘妈妈的工作真了不起’。”宁波亚洲浆纸业有限公司员工李健感慨道。据了解,这项实践活动自2021年启动以来,已累计举办10期,服务职工子女超过300人次,成为青峙工业社区最具特色的品牌项目之一。
此外,针对不同群体的服务需求,社区也积极建立企业职工信息数据库,对企业职工进行精准识别、分类管理并制定个性化帮扶方案。
从制度筑基的固本培元,到文化浸润的润物无声,再到服务创新的精准滴灌,青峙工业社区在工业肌理中深耕出一片“慈善绿洲”。(记者 石沁奕 通讯员 吴秀琴 王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