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山社区探索“党群+田园”服务新模式
发布时间:2025-05-21 08:17:20 来源:区传媒中心 阅读次数:

blxqsk0521002_005_01_s.jpg

  “丁山下·有点田”主题活动现场 丁山社区供图

“敲春鼓,一击鼓,丁山新土迎春醒……”惠琴幼儿园的孩子们身着农耕服饰,用稚嫩的童声唤醒沉睡的土地。鼓点声中,大碶街道丁山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的21亩闲置农田迎来新生。

前段时间,一场春耕活动在丁山社区“丁山下·有点田”举行,这片曾因重大工程征用而荒废的土地,如今在区委组织部、大碶街道的指导支持下,通过社区党员群众共建、社会力量共创,以及第三方专业团队运营,逐步蜕变为融合农耕文化与现代生活的特色空间。

今年,丁山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创新推出“丁山下·有点田”特色党群服务品牌,将2500平方米的“社区盒子”综合服务载体与21亩田园功能区有机联动,构建“室内服务+户外体验”的立体化服务矩阵。在这里,居民不仅能享受便捷的社区服务,还能走进田间地头,体验农耕乐趣,感受“有菜可种、有花可闻、有绿可赏”的田园生活。

为盘活闲置土地,社区推出“党员责任田”示范工程,配套设立“田园服务驿站”,打造集生产、生态、体验于一体的“城市农场”综合体。同时,依托农田资源,社区全年策划开展植物写生、蔬果采摘等12场主题活动,吸引全龄段居民参与,累计惠及2000余人次。此外,“草木博物”“下田趣”等5项特色课程品牌的推出,进一步推动闲置土地向教育、休闲、文化等多功能空间转型。

丁山社区创新实施“田园能人”孵化计划,由“阿国叔叔”等3名社区能人带头,通过“田间课堂”帮助拆迁安置居民重拾农耕记忆。多元主体的参与也为田园注入了新活力:咖啡研习社以新鲜蔬果为原料研制特色饮品,并实现咖啡渣堆肥的绿色循环;“老姐妹食光记”组织田园美食公益义卖,将爱心传递给特殊群体;托育机构则结合农耕主题开发手工研学课程,培养孩子们的自然认知与动手能力。

与此同时,社区引入第三方运营团队,确保项目可持续发展。创新推出“公益种植+爱心配送”模式,鼓励亲子家庭、安置居民认领共享菜园,定向为150户特殊家庭配送新鲜农产品。同时,联合外卖平台启动“番茄红了·田间直达”计划,建立“田间直鲜达”配送网络,外卖骑手可通过志愿服务、积分兑换、咖啡畅饮、蔬果采摘、幼孩托管等党群服务,形成“服务——反馈——激励”的良性循环。

从闲置荒地到生机盎然的“城市农场”,丁山社区以“党群+田园”模式延伸服务触角,不仅让居民找回“家门口的田园”,更探索出一条党建引领、多元共治、价值共享的基层治理新路径。“丁山有点田,生活特别甜”——这句朴素的口号,正成为社区居民幸福生活的真实写照。(记者 刘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