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在梅山街道金创工业社区办公大厅,社工张杰整理着当天要走访的企业名单,名单上除了常规的企业服务事项外,还标注着各家企业的技术需求。这些备注,来自社区在服务企业过程中发现的共性问题。
141家企事业单位、5家高校科研院所,产学研集聚的独特生态让金创工业社区从成立之初就与其他工业社区有所不同。这里既有轰鸣的厂房,也有安静的实验室;既有忙碌的产业工人,也有埋头科研的专家学者,和谐地经营着自己的“事业”“产业”。
然而,金创工业社区党委书记顾赟赟和社区工作人员在一次次走访中,发现了和谐背后的难言之隐:这些“最强大脑”与当地企业就像两条平行线——高校守着实验室里的科研成果,企业面临生产线的技术难题,却找不到连接的桥梁。
如何让这些不同属性的群体拧成一股创新绳,成为社区服务的新课题。
转机出现在2020年12月4日。那天,北航与吉利汽车梅山领克工厂共建联合实验室,宁波(中国)供应链创新学院与吉利、宁大与康达洲际分别签订合作协议,为梅山的产学研融合打开了一个口子。
社区走访服务企业所建立的信任关系,在这一刻成为了促成校企合作的有力“敲门砖”。“我们自己来当打破这层无形屏障、架起创新桥梁的‘人才经纪人’。”一支由社区书记带头,社区工作人员参与的“人才经纪人”队伍诞生并开工。
在宁波梅山三创基地二期,宁波立志夹持科技有限公司的负责人向“人才经纪人”倾诉了企业的烦恼:传统夹具的精度控制难题一直困扰着他们。
“试试去‘家门口’的高校院所探寻合作的机会?”怀着期待的心情,企业负责人跟随“人才经纪人”一起来到了北航宁波创新研究院。
在深入交流了解后,北航宁波创新研究院的赵长春博士团队给企业带来了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他们正在研发的薄膜涂层技术,很可能正是立志夹持科技所急需的。
随后,赵博士团队与立志夹持科技展开了紧密的交流与合作。经过实地考察、技术测算以及多轮的深入沟通,双方理念相契,决定携手成立“智能工装前沿技术联合实验室”,共同攻克这一技术难题。
这样的校企合作的案例在梅山岛不断上演。顾赟赟的办公电脑里存着一份不断更新的“人才地图”,让社区能在企业还没意识到需求时,就提前匹配好解决方案,更前一步推动人才支持校企合作技术创新。
但“人才经纪人”很快意识到仅在岛上合作远远不够。“我们在合作过程中,发现要提高夹具精度的完整解决方案,还需要机械臂配套。”“智能工装前沿技术联合实验室”提出了新困难。“人才经纪人”问遍了辖区内企业、高校,得到的答案都是“否”。
“这个问题不解决,攻关进程就会受到阻碍,合作也将停滞。”顾赟赟很快联系上新碶街道大港工业社区,将需求告知社区,委托社区帮忙寻找。
2023年,北仑区委组织部推动成立工业社区服务联盟,20个工业社区建立起抱团合作、资源共享的深度联动机制。工业社区服务联盟让“人才经纪人”服务的范围从岛上延伸至全区。
在大港工业社区的帮助下,实验室很快招来了第三位合伙人:台晶(宁波)电子有限公司。企业带来了一套完备的机械臂配套设施,推动技术攻关的进度条快速加载。
在最近一次回访时,“人才经纪人”也得到了项目即将“开花结果”的好消息:如今,这项创新项目已经进入测试阶段,预计最快明年就能向市场推出。
成效如何?数据说话——已为105家企业提供智力支持,举办35场技术论证会,促成北航与拓普等企业共建5家联合实验室,助力旭升、圣龙等企业拿下6个宁波市“科技创新2025重大专项,与元辰新材料合作的“52UH钕铁硼永磁体制备”项目成功落地。截至目前,“人才经纪人”帮助对接的累计项目经费投入超2000万,预计经济效益达2个亿。(记者 刘唯 翁天煜 通讯员 沈琼云 沈媛 黎雄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