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漂泊到扎根 集卡司机的“归巢”之路
发布时间:2025-04-15 08:40:34 来源:区传媒中心 阅读次数:

夜幕低垂,朱瑞申开着集卡车,缓缓驶入霞浦街道物流工业社区。奔波了一整天,他此刻最期盼的,就是赶紧到“司机之家”歇脚。

这位来自山东的师傅,在集卡运输路上已经有二十多个年头。以往,奔波在港区和各地之间,他总觉得自己像无根的浮萍,虽然每天穿梭于城市,但归属感并不强。“以前就是开车送货,除了工作,和这座城市没什么太多联系。”朱瑞申回忆道,说着他顿了顿,笑着摸了摸自己的头,“现在就不一样了。”

2011年,物流工业社区成立,这也是北仑首个以集卡司机群体为主要服务对象的社区。228家注册工业企业、120家物流企业、近3000名集卡司机,日均有8000辆集卡车进出或途经辖区……

“这里和其他社区有着极大的不同。”物流工业社区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集卡司机流动性大,没有归属感,很难与之建立起紧密的联系,这也意味着不能照搬其他社区的服务模式。“首先要做的,就是去真正了解他们。”接下来的一年,她和社工们几乎整日奔波在园区各个角落,主动与司机们拉家常、了解困难、询问需求。

2013年5月,“司机之家”成立了。但成立之初,没什么人来。

“那后来怎么都加入了呢?”“当时啊,不管你是不是这里物流企业的司机,只要在辖区内,社区都会提供服务。像政策不理解、家人来北仑找不到工作、遇到拖欠工资……社区都尽可能想办法给我们解决。”说到这里,朱瑞申像打开了话匣子。

就这样,越来越多的集卡司机主动走进“司机之家”。2015年,集卡司机“红蚂蚁”志愿服务队成立。社区从中选出了一批驾驶技术过硬、安全意识强、社会责任感重的骨干成员,朱瑞申也成为了志愿服务队的队长。他们不仅主动参与园区秩序维护、驿站值班等自治服务,还积极投身到社区的各项建设中。目前,社区已吸纳386名集卡司机志愿者。

除了硬件设施的提升,社区还关注到集卡司机从工作到生活、从自身到家人的多元需求,精心打造全周期服务体系,贯穿集卡司机职业生涯与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推出“百场课程”,为司机持续赋能;搭建“卡嫂”共富工坊,为卡嫂们提供灵活就业机会,实现增收致富;开设“卡娃成长营”,组织课业辅导、兴趣培养、亲子互动等活动,助力孩子健康成长,解决集卡司机的后顾之忧……

“以前总觉得自己是漂泊的,现在这儿就是我的第二个家。”朱师傅感慨地说,从曾经的各自为阵,到现在积极参与社区志愿服务,成为社区治理的重要力量,他们真正融入了这座城市,找到了归属感。(记者 姚微 通讯员 史楚钊 黎雄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