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epSeek”是什么?“DeepSeek”有何用?“DeepSeek”如何用?这段时间以来,对于大碶街道九峰山片区的村书记们来说,“DeepSeek”这位“云帮手”可立了不少大功。
清晨,薄雾还未散尽,大碶街道清水村村委会传来键盘的敲击声。56岁的清水村党支部书记叶凤娟正对照《DeepSeek村务应用百宝书》,在AI对话框中输入“妇女节活动方案”。短短半个月,这本手册已经帮助她处理村务超15件,效率提升25%。“‘DeepSeek’这个‘云帮手’真是灵得很!”她感慨。
从“模板一刀切”到“需求精准匹配”
“书记,我家自建房想出租,但二楼要留一间自用,租期还想灵活点,能帮忙拟合同吗?”村民小张急匆匆赶来求助。过去,村里只能提供固定模板,面对个性化需求时常束手无策。
如今,叶凤娟只需要在“DeepSeek”输入“自建房租赁、部分自留、灵活租期”等关键词,系统立即生成20余项条款的定制合同,自动嵌入“公共区域使用规范”“水电费分摊细则”等注意事项,甚至用红色字体标注“建议明确退租提前通知期限”等提示。
“以前模板只管‘大路货’,遇到特殊情况得找律师咨询,现在AI连墙角裂缝责任划分都能提醒,生成模板后再给律师过一眼就行。”叶凤娟边说边调整条款,打印机“吐出”的合同已经按照村民需求完成个性化适配。
据统计,使用“DeepSeek”后,清水村各类合同模板处理时间从半天缩短至15分钟,更让叶凤娟感到高兴的是,科技释放出的时间,让她能更贴近村民。“现在省下翻档案的功夫,每周能多走访5户人家。”她翻开笔记本,里面密密麻麻记录着独居老人药品需求、留守儿童课后辅导安排,“这才是村书记该干的‘正事’。”
从“传统牵红线”到“AI红娘经”
“书记,您给老刘家女儿介绍的对象成了!这都第16对啦,帮我儿子也介绍一个呗!”村民李阿姨笑盈盈地推开村委会的门。
叶凤娟除了是村书记,还有另一个身份——“碶上红娘”团成员。过去11年,她靠手写档案和口口相传,成功撮合了16对新人。如今,她将这份“红娘经”搬进了“DeepSeek”。
在AI栏输入本地青年年龄、职业、性格特点等关键词,系统便能生成“相亲活动流程建议”和“破冰游戏方案”。“以前牵线全凭我们的嘴巴,现在年轻人喜欢更新潮的破冰方式,学到了!”叶凤娟笑着说。最近,她借助“DeepSeek”策划的春日活动方案,已经成功让村里2名青年“破冰”联谊。
从“科技门外汉”到“数字新玩家”
曾经对“云端”“PDF”一头雾水的村书记,如今已经能够较熟练地使用“DeepSeek”处理村务。效率提升的背后,是更贴近需求的服务。随着“DeepSeek”为首的“AI”技术爆火,大碶街道九峰山片区(清泰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负责人董春燕萌生了给村书记们装上“数字翅膀”的想法。
“要让科技说村书记听得懂的话。”清泰社区网格员们连续三天蹲点调研,最终装订出这本带着泥土气息、片区专属的《DeepSeek村务应用百宝书》操作指南。翻开手册,每一个步骤都配着详细说明和步骤图片,甚至贴心设计了“紧急求救”折页,印着技术支援二维码和24小时热线。
有了这本“百宝书”,如今,九峰山片区的村书记都开始使用起“云帮手”,已经解决了诸如活动方案、合同模板、各类通知等大小事百余件。清泰社区的“技术团队”也和村书记们定下了不断“升级”手册的约定。新添的计划里,还计划组织起“银发课堂”,教老人用手机查医保、缴水电费,让数字科技飞入百姓家。
暮色渐沉,此刻的九峰山片区,大爷拎着竹椅坐到院门口,就着夕阳刷起了“银发课堂”的短视频,这些画面与远处青瓦白墙的旧宅、汩汩流淌的河渠,拼凑出数字时代的乡村图景。
“学科技不为赶时髦,而是为了有更多时间,更高效地帮助村民解决需求。”董春燕说。从手写公告到智能推送,从档案柜到“云端大脑”,变的是工具,不变的是那份“把脚扎进泥土里”的劲头。(记者 刘唯 通讯员 王琦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