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涌东方看北仑 勇立潮头逐浪高:港链全球 城融共生
发布时间:2025-03-28 09:40:41 来源:区传媒中心 阅读次数:

春和景明,共赴盛会。 

今天,2025年北仑区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如期而至。

这是北仑连续第三年,以一座城市的名义,用最大诚意和最高礼遇,向全区企业家致敬。

这是一种薪火相传和殷切期盼—— 

2020年3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走进宁波舟山港穿山港区码头、北仑大碶高端汽配模具园区,同港口职工代表、中小企业负责人代表等亲切交流。

我们牢记嘱托,迎潮而上、向新而行,交出了应对“不确定”的高分答卷:地区生产总值达到3035.04亿元,外贸进出口总额达到5109.23亿元,占全国份额提升至1.165%,创历史新高,宁波经开区、宁波保税区双双冲入全国前十,“国考”实现大跨越,见证了一个港与一座城的双向奔赴。

我们锚定“双一流双示范”目标,扛着“经济强区挑大梁”的责任担当,以“六促六优”为抓手,久久为功、善作善成,持续擦亮潮涌东方看北仑三大标识,培育“国际化港城”的气质,塑造“现代化产业”的气派,锤炼“制度化创新”的气魄。

无边光景一时新。透过答卷,我们看到了北仑经济的强劲韧性和巨大潜力,也深切鼓舞着每一位奋斗者、逐梦人,在成就更好自己的同时,“拼”出一个更好的北仑。

潮涌东方看北仑,勇立潮头逐浪高。

更多高质量发展的种子已在今天种下,经过春耕夏耘,终会长成累累硕果;

更多高质量发展的梦想就在今天启航,无惧风浪考验,定将驶向胜利彼岸!

QQ20250328-083721.png

2月24日,在宁波大榭集装箱码头二期项目(以下简称二期项目)施工现场,机器轰鸣,项目建成后,可靠泊20万吨级集装箱船舶,设计年通过能力达425万标准箱,进一步增强宁波舟山港服务国家战略、区域经济、全球客户的“硬核”力量。

如果说“开放”是北仑与生俱来的基因,那硬核的港口实力就是北仑开放的底气。

对外,宁波舟山港是全球唯一拥有两个“千万箱级”单体集装箱码头的港口,密布的航线将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600多个港口织点成网,是全球重要港航物流中心、战略资源配置中心和现代航运服务基地。对内,100余条海铁联运线路汇集于此,业务辐射全国16个省67个地级市,搭建38个内陆无水港。

向“前”看,港城融合发展迈出一大步。

以全域国土空间综合整治为牵引,北仑科学梳理“港城分界线”,优化“两场一仓一中心”布局,破解“港、产、城”空间功能交织难题。

2024年,加快推进宁波舟山港国家物流枢纽建设,稳步推进灰库、华峙和峙南等3个集疏运配套项目,整治腾退港外集装箱堆场30处、集卡停车场11处,推动“智序港城”应用平台实现“人、车、箱、场、仓、货”数字化一站式服务。

向“东”看,大宗商品资源配置枢纽提能升级。

经过4年多的发展,浙江自贸试验区的油气产业链已从仓储、炼化、加注,进一步拓展到运输、贸易、交易、金融等全链条。

数据显示,2024年,北仑实现大宗商品销售1.9万亿元,在全市占比超44%。仅铁矿石一项,北仑港域的年吞吐量就达1.23亿吨,占宁波舟山港年货物吞吐量的9%。

随着《中国(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大宗商品资源配置枢纽建设方案》得到国务院批复,北仑正围绕储存、运输、贸易、加工、服务等环节,将港口“流量”转化为经济“留量”,为大宗商品这桩“国之大事”,写下“北仑之为”的新注脚。

向新看,新业态新模式带来新增量。

在梅山综保区内,宁波亚集物流有限公司内一片繁忙景象。随着一辆辆叉车穿梭其间,新抵达的货物被转运至装卸平台,在海关的监管之下,完成了进出口的“最初一公里”及“最后一公里”的物流环节。

2024年,北仑实现跨境电商进出口总额401.7亿元,同比增长18.6%,规模居全市第一。其中,跨境电商出口133.5亿元,同比增长25.6%。以跨境电商出口前置仓监管模式为例,已经成为中国制造“拼团”的集聚地,其核心优势在于“快”。

通过“一仓多能”国际集拼业务和“先查验、后装箱”的创新监管模式,企业能够在仓内一站式完成申报、查验、装箱、放行等通关流程,从而大大缩短通关时间至1天,仓储物流成本也节省了35%以上。

随着供应链数智化转型大力推进,国际贸易数字化平台也在不断涌现,易豹科技、66云链、大宗易行等一批数字贸易平台企业,促进贸易与物流的深度融合,为港口升级和区域经济的多元化发展注入强劲动力。(记者 毛飞英 龚雯雯 蔡晓馨 郑侃轩 林思谕 贺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