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仑如今的发展让人感慨万千……”
“要为科技工作者开拓更多的场景,发掘更多的资源,持续引入高水平人才来仑工作……”
3月16日,中国科学院院士贺贤土从北京回到家乡北仑,回到了位于新碶街道的胞弟家,与乡亲们欢聚一堂。
贺贤土院士的童年在新碶大路村度过,1954年从镇海中学(原辛成中学)毕业后,求学于宁波一中。
1962年,他从浙江大学物理系毕业后留校,同年,被调入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
中国科学院院士、知名的理论物理学家、2019年度“爱德华·泰勒奖”获得者……
虽然带着众多国家级与世界级的光环而来,但在谈话中,贺贤土院士却始终流露出对家乡的牵挂和深情。
“下高速后,我们沿着泰山路一直往前走,轻轨高架、高楼、商场、大片绿化……这场景让我感到非常开心,北仑的变化真是日新月异!”
现场,大家向他介绍起新碶的发展变化,贺贤土院士一边听一边不住点头,不时询问细节。
一直以来,贺贤土院士都为家乡发展倾注心血。2000年,正在北京主持国家重大项目的贺贤土院士接到家乡的诚挚邀约,担任宁波职业技术学院院长,每月往返于北京、杭州、宁波三地。
如今,他播下的“产学研”种子已蔚然成林,在持续为家乡输送源源不断的创新动能的同时,学校的升本工作也在去年进入实质性阶段。
站在发展的新起点上,他提出了新的建议——“北仑制造业实力十分雄厚,技术层面也处于很高的水平。接下来无论是高能级科创平台亦或是院校、企业,都要将重点聚焦在科学成果的发现和培育上,尤其是在人工智能、新能源等领域实现源头式创新,用颠覆性的科创成果,把北仑经济发展的大引擎锻造得更加强劲。”
谈到如何实现源头式创新,贺贤土院士的答案是五个字:高水平人才。“创新是一项拼思维和创意的工作,这些都需要靠人才、靠大脑才能实现。”
贺贤土院士认为,北仑拥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开放包容的环境十分有利于各类科技创新人才的成长和培育。他希望北仑能够为科技工作者开拓更多的场景,发掘更多的资源,既能够持续引入高水平人才来仑工作,又能够源源不断地壮大本土人才队伍。
在国内多所高校任过职的贺贤土院士对高水平的科创人才也有自己的标准,即热爱祖国、具有执著的精神和过硬的专业水平。“科学家务必要热爱自己的祖国,这是始终排在第一位的。”贺贤土院士说。另外,他认为从事科研和科创的人员,务必要有锲而不舍的执着精神,这样才能持续推出创新成果。
贺贤土院士还与仑传小记者分享了自己从事科研的经历和故事,并勉励小记者们:“从小培养对科学的兴趣,不仅要学习课本上的知识,还要多动手实践,多观察自然现象。”(记者 舒一展 通讯员 陈红 周方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