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113302060029550628/2025-208799 | ||
组配分类 | 部门工作 | 发布机构 | 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北仑分局 |
成文日期 | 2025-02-06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公开范围 | 面向全社会 | 主题分类 | 土地 |
索引号 | 113302060029550628/2025-208799 |
组配分类 | 部门工作 |
发布机构 | 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北仑分局 |
成文日期 | 2025-02-06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公开范围 | 面向全社会 |
主题分类 | 土地 |
2024年,宁波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北仑分局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围绕高质量发展主题主线,统筹高质量发展、高水平保护、高效能保障,为重塑现代化滨海大都市高能门户发展格局,“双一流双示范”建设提供坚实支撑。
一、2024年工作总结
一是规划引领破题,重塑港产城发展格局。全区基本实现重点功能片区研究设计、详规编制全覆盖;两场一仓一中心”整治建设逐步落地,港后配套规划7个综合性物流基地已完成控规编制5个,开工建设3个;528项目连接线、杭甬高速复线北仑段等集疏运体系重大交通项目完成选址、预审,推进土地报批,首宗保障型租赁用房已拿地开工;“港城分界线”沿线50米宽碳汇林带完成景观设计方案。推进甬江科创区科创中心、自贸区两大现代产业平台建设,自贸区范围MO用地规划布局获市政府批复。甬江科创区北仑片、凤凰城、梅山湾核心区三大城市功能片区多个城市重点功能项目逐步落位,镇海中学(甬江校区)、极氪总部大楼等总部项目落地建设,凤凰公园、通山未来社区、青年sport港等项目落成,凤凰城片区城市品质获彭佳学书记肯定。
二是全盘谋划保障,坚实支撑高质量发展。有力保障环洋新材料、雪佛龙、海天高精密产业园、自贸大厦等重大项目落地。通过政府收购、市场并购、以地换房、增容提效等方式加大低效地块再开发,专班化推进临港经济示范区、霞浦物流园区等老旧工业区块低效工业用地综合整治;渤海路首宗低效村三产用地“以地换房”改造落地开工,容积率由不足0.8提高至2.4,推进霞浦物流园区低效三产用地“以地换房”改造;原三星重工收回地块、北仑电厂灰库地块等收回后出让落地新项目,亩均税收由不足万元可提高到80万元以上。加强创新型产业用地政策研究,自贸片区M0政策纳入《甬江科创区创新型产业用地管理办法》,新出让自贸片区1宗M0地块。推进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管理,推动市级10个部门出台《中国(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宁波片区大宗商品资源配置枢纽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管理办法(试行)》;深化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试点,推进白峰上王、大碶先锋等2宗地块入市。完成自然资源要素保障和全周期监管信息化系统一期建设,实现全链条要素保障。
三是坚持生态优先,持续巩固共同保护格局。自然资源保护领域基本形成区级部署、督查推进、部门联动、属地落实的协同共治机制,自然资源卫片执法、耕地功能恢复、全域国土空间综合整治等列入年度区重点工作督查清单。建立全域全要素自然资源数据体系,构建北仑全域国土空间数据底座,推进自然保护地生物多样性长期监测样地、省级林业碳汇先行试点基地、镇海棘螈保护区和人工扩繁研究室等保护基地建设,开展松材线虫病拔点清面“示范样本”创建工作,互花米草除治工作获林业主管部门肯定,国家林草局“互花米草可持续治理技术研发”中期评估会6月在仑举行。宁波(北仑)海洋生态保护修复二期工程通过验收。
四是坚持政治引领,进一步提升干部队伍建设。贯彻落实省委部署“三支队伍”建设和全市自然资源规划系统加强党的政治建设会议部署,分局领导班子以上率下,以团结向上、坚强担当的领导集体引领自然资源事业发展,不断强化机关管理提能增效工作,建立重大工作领导牵头制,常态化开展局长办公会议,建立以实绩为导向的干部评优考核体系,推动形成争先进位、干事创业、担当作为的工作氛围。
二、2025年工作思路
2025年,北仑分局将继续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全市资规系统“高质量发展评价体系”,抓好以下各项工作。
一是以“三位一体”夯实保护举措,筑牢大保护大安全底线红线。以制度建设加强共同保护责任传导,聚焦协同共管机制建设,着力推进完善与街道、综合行政执法、农业农村部门的共同巡查机制、联合处置机制,加大落实与公安机关、检察机关、纪检监察等执法协作机制,扎实组织开展耕地和自然资源保护目标管理考核,切实做到对违法用地在用地审批、评先评优、资金补助等领域挂钩。借势借力各类督察巡察晾晒,强化发现问题倒查,及时做好新增违法占耕占林问题“动态清零”,实现督察“闭环”。抓实“百千万”永久基本农田集中连片整治、耕地功能恢复、“多田套合”农用地布局优化、乡镇土地综合整治等耕地建设战略任务落实。开展好森林抚育、美丽生态廊道建设等国土绿化工作,推进区林场林业碳汇先行基地试点建设,深化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加强湿地保护,巩固互花米草防治。
二是以空间治理重塑支撑战略开发,全面构建“港产城文”融合发展的空间格局。在区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基础上,稳步推进四大片区的乡镇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继续深入新一轮控规编制和局部调整工作,实现全区域控规编制全覆盖。继续指导各街道按需推进村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及调整,探索实行通则式村庄规划管理模式。进一步承载省市重大战略落地,推进甬舟(东部滨海—六横)一体化合作示范区空间协调规划、梅山湾两岸旅游规划、小浃江湿地公园等重大功能板块规划研究。拓展谋划重要节点片区,开展霞浦老镇区历史地段及周边区块更新研究,深化港城分界线两侧空间规划部署和有序落实,逐步构建覆盖全区域的网格化功能片区格局。聚焦港城交汇处、城乡结合部、城市更新板块、低效产业空间等开展空间整治提升,强化整治片区的规划战略承载,提升国土空间利用绩效。主要抓好北仑港滨海片全域国土空间综合整治示范片区建设,继续推进港后基础设施配套项目建设实施。推进小浃江片区土地综合整治,落实“3+X”整治,加快小浃江郊野公园规划建设实施。建立层层传导的风貌管控机制,从规划指引、专家评审、中间检查、竣工验收全环节强化落实,逐步建立分类分区的建筑风貌管控导则,对城市地标、品质住宅、现代园区、绿地公园、乡村建筑等实施精细化、差别化管控。
三是以要素集约配置夯实稳增基础,锻强高质量发展新动能。2025年将加强要素靠前储备集聚,土地征收成片开发方案、土地征收和农转用报批、详细规划编制、土地储备三年滚动计划、土地供应年度计划等实现“多线融合”,同时加强衔接招商计划、政府投资计划、存量用地结构等做强前期工作,纳入储备清单化管理,以更加精准的计划引领做好靠前服务、有效保障。推动传统产业“向高攀升”,推动新兴产业“向新发力”,引导以“工业上楼”新型工业载体空间模式保障企业发展所需,加强在甬江科创区、芯港小镇、凤凰城等产业片区实施,不断优化“工业上楼” 审批服务。加大力度促进批而未供、供而未用土地消化,存量用地盘活利用和已批已填历史围填海区块区块的合理开发利用。加大实施低效用地再开发全面摸排低效用地并完成数据库更新,统筹编制再开发规划和年度实施计划,落实组合供应、多主体联合开发、单一归宗改造、空间置换等政策,同时继续推进三产用地改造、工业仓储用地转换等模式探索和实施。
四是以机制构建提升工作效能,增强自然资源服务保障支撑能力。落实《北仑区工业用地全生命周期管理实施意见》《北仑区工业投资项目建设全流程管理实施方案》,促进形成全区协调有序的自然资源保护利用工作格局。推进大地籍调查“一张图”,落实林草湿监测与国土变更调查协同机制,开展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地籍调查,强化调查分析研判功能与成果应用。推动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规范化、常态化建设,落实自然资源产权制度改革各项任务,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纳入不动产统一登记。探索地下洞库登记发证。全面完成自然资源要素保障和全周期监管系统建设,同时谋划招商找地与要素资源的快速匹配,谋划全区企业大数据的空间化应用及分析。
五是坚持全面从严和激励担当相统一,不断坚强高素质干部队伍。全方位锻造政治过硬、堪当重任的新时代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全面加强党建工作,抓好干部队伍的思想、组织和作风建设。不断完善围绕中心工作抓党建工作体系,多层次多平台开展党建活动,完善搭建“资规大讲堂”“青年资规论坛”等平台,深化支部品牌建设,进一步完善干部日常考核体系。聚焦实绩加强干部队伍培养,推动形成争先进位、争先创优氛围,加强干部梯队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