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民生实事回眸:北仑教育设施增量提质
发布时间:2025-01-09 08:51:13 来源:区传媒中心 阅读次数:

  镇海中学甬江校区(一期) 邬知廷 摄

2024年以来,北仑教育亮出一系列“新招”,加快基础教育设施增量提质,改善学生学习环境,营造安全、文明、有序的上下学环境,实现教育设施整体增量提质,加速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谱写“和美教育·优学北仑”新篇章。

提质扩容,教育资源布局持续优化

崭新大气的教学楼、智能便利的教室、国际标准化的运动场地……2024年,北仑不少学校的新建、扩建、改造项目陆续投入使用,多所学校迎来新变化。

备受关注的淮河小学扩建工程已顺利交付投用,阅览室、儿童创想中心、新食堂、室内体育馆等已整装完成。崭新的聆心馆也处处体现着智能、温暖的气氛,理疗椅、疗愈区、宣泄区等功能区域一应俱全,为学生们提供放松身心的舒适空间……内外且“升级”的硬件设施极大地升级了学校的办学条件,为师生提供了更加优质的学习与生活环境。

新改扩建学校工程的完成,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教育资源供给的空白,也将让更多学生享受到优质教育。

大碶实验幼儿园的投用为九峰山片区提供高质量学前教育、柴桥中学的扩建进一步满足了高中教育需求、镇海中学甬江校区(一期)的落地为北仑学子提供更丰富的教学资源……过去一年,北仑完成6个教育基建项目,新增学位5160个,保障符合条件的随迁子女100%入读公办学校。公办义务段、高中段学位供给能力的进一步提升,更夯实了优质均衡的基础。

目前,北仑还在稳步推进镇海中学甬江校区(二期)、外国语学校、人亚学校、甬江科创实验学校、临港经济示范区配套学校、东海实验学校庐南校区等多个新建、扩建项目,进一步优化全区教育资源布局,全力推进省义务教育阶段全域教共体(集团化)办学试点,推动北仑教育迈上新台阶。

硬件升级,校园空间环境在线焕新

新增爱国主义教育空间、开拓新的运动场所、实现智慧化、数字化全覆盖的课堂和校园……2024年,许多学校改造升级了校园硬件设施,匹配城市发展,满足居民“上好学”的愿景。

一直以来,学生中午在学校如何休息,是家长们关注的热点话题。育英小学是北仑较为典型的流动人口子女学校,2024年9月,区教育局持续推进的午休“可躺式”工程便在这里进一步实现落地。一至三年级各个班级的课桌椅全部由普通课桌改换为可以调整靠背角度的“可躺式”课桌椅。课桌采用了人体工程学设计原理,学生只需轻轻一提一拉,桌面角度瞬间提升,脚踏平放而出,座椅靠背缓缓躺平,即可完成90度至135度的靠背角度调节。

除了育英小学外,泰河学校、长江小学、顾国和中学等多个学校同步完成了“可躺式”座椅换新,全区共增加午休躺睡座椅1万套。此外,护眼灯改造、风雨连廊建设、食堂保温等一系列软硬件设施升级改造也实现了同步推进,每一个发生在校园里的“小改变”背后都凝结着北仑对学生的关爱。

近年来,北仑从细处着手抓暖心实事,在全市乃至全省率先实现教室空调、智慧黑板等硬件100%覆盖,全区学校塑胶田径场100%覆盖,室内运动馆建设率达90%,并持续扩大“十项工程”升级覆盖的范围,全方位升级全区各校园学习生活环境。同时,进一步缩小城乡、区域、校际、群体之间的“四大差距”,推动教育资源实现均衡分配。

暖心护学,校外基础设施不断提升

在北仑,总能在不少校园门口看到这样“可爱”的路:安全宽敞的塑胶地面装饰了卡通图案的地绘,功能分明的接送区域布置了特色鲜明的校园文化墙……这些暖心又便利的设施和孩子们往返校园时活泼的身影,共同构成了北仑的“最美上学路”。

华山小学的“最美上学路”在2024年完成了改造升级,原本普通的路侧地面已划设了红绿蓝三线,以红、绿、白、黑色系为主的互动设置增设完毕。还在原有廊架的基础上新建廊架约148平方米,并增设了街角休憩座椅,助力孩子上下学、家长等候接送方面的有序化管理,也为他们在风雨天等恶劣天气条件下提供了一定的庇护。

过去一年,我区多个部门联动,成功打造了9条“最美上学路”,稳步推进33校风雨走廊建设,开通6条“最美上学路”公交专线,以顺畅、安全、舒适为标准,为学生打造安全又温暖的上学出行“最后一百米”。不少学校还在打造实用设施、美化校园环境的基础上,根据孩子们的喜好,为“最美上学路”添置了校园特色文化标识,让北仑的上学路越扮越靓。(记者 周佳贝 通讯员 陈奕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