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区青少年宫的国画教室内,新一期的“青年夜校”如约而至。14位青年学员在老师的讲解下执笔作画,一朵朵形态各异的花朵跃然纸上。
“夜校让我实现了绘画心愿,不仅有专业老师指导,还认识了一群志同道合的同学。”青年学员冯秀美说。
白天上班,晚上学艺,这是北仑青年们今年最新解锁的学习、社交、娱乐方式。今年3月以来,全区聚焦高素养劳动者队伍建设,依托区青少年宫、各街道的青年之家、党群服务中心以及城市书房等阵地积极开办青年夜校,并根据青年意向,在当下最受青年欢迎领域推出主题课程,并组织在课程所在领域具备专业能力或者一技之长的人才进行授课,帮助青年实现自我增值和技能提升。
今年以来,青年夜校共设点位25个,覆盖全区10个街道,累计推出8期夜校,总共40类课程,吸引了2000余人次青年报名。
青年点单,需求导向……在课程选择上,夜校主办单位通过实地走访、问卷调查、青年访谈等方式,全面了解青年关于课程需求、上课时间、课次频率的意见建议。
“撬茶饼是茶艺中一项很重要的环节,先将茶饼正面朝下,用手按压,然后用茶针从里往外撬……”近年来,受到古装影视剧的影响,不少青年对茶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了解到这一需求后,青年夜校茶艺课拉开帷幕。
此外,流行钢琴、中国舞、匹克球、咖啡冲煮、防身术等课程也都是青年夜校的热门之选,为青年们提供了更多选择。
“我们通过构建‘课程调研、班次设置、课中管理、课后反馈’的全链条管理机制,不断优化课程设置,办受青年朋友喜爱的夜校。”团区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除了课程设置外,师资力量也是青年夜校办学质量的重要保证。团区委坚持多渠道选配,一方面挖掘青少年宫专兼职教师潜力,发挥专业师资引领作用;另一方面从职业青年中寻找帮手,邀请有专长的青联委员、青年社团负责人、青春达人、能工巧匠、青年小店店主等进驻夜校开班。例如青年小店咖啡店店主杨礼皎便以青年夜校老师的身份开课;区青少年宫教师黄璐妮为学员教授国画和彩铅课程;区非遗项目传统漆缮技艺代表性传承人邬钧国为青年带来漆扇制作课程……截至目前,北仑青年夜校专业师资库共有教师80余名。
“今年的8期‘青年夜校’反响很热烈,报名火热情况超出了我们预期,这也要求我们用更高的学习价值、社交价值、情绪价值定位青年夜校。”团区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将继续坚持公益性、社会性、服务性的办学原则,根据青年需求推出更多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课程,构建常态化联系青年、特色化服务青年的工作体系,丰富青年精神文化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