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前,申洲纺织研究院项目完成结构验收,标志着临港经济示范区二次开发迈出坚实一步,将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
作为园区二次开发的标志性工程,该项目总投资约8.5亿元,总占地面积约85亩,新建建筑面积超过16万平方米,建设5层研发车间和4层综合楼。
“这个厂区是宁波申洲针织有限公司的原有低效厂房,厂房及设备老旧,原地块亩均税收3.98万元,低于园区的平均产值,如今改造成申洲纺织研究院项目后,亩均税收将有望达到70万元。”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临港经济产业管理服务中心规划建设科科长曾广江介绍,目前,整个厂房已根据企业生产需求进行了重建,正进行屋面施工,计划于5月后陆续投入使用。
该项目建成投产后,可实现年新增5万吨高档面料,并逐步布局科研实验室、创新设计院等功能,进一步完善园区纺织科技产业链。
截至目前,临港经济示范区内共有18个工业上楼项目,总投资约21.27亿元,总建筑面积为55万平方米。2024年,园区已建成11个项目,新增可使用建筑面积约15万平方米。
临港经济示范区的前身是大港高新技术产业基地,作为北仑成立最早的工业园区之一,其拥有规模以上企业186家,规上工业总产值600亿元,分别占北仑规上企业总量的18.5%、规上工业产值的11%。
然而,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园区也面临着“产业固化、发展空间匮乏、品质不佳、后续增长乏力”等问题。面对这些挑战,区委区政府对临港经济示范区作出实施“二次开发”决定,全面提高园区用地综合利用效率,重新焕发产业发展生机和活力。
对此,临港经济产业管理服务中心进行了深入的前期排摸工作,准确掌握每家企业的产业结构、土地空间、发展潜力和下步规划,并在此基础上,推动多个稳商扩资项目加速建设,进一步盘活存量闲置低效土地。
宁波天旗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旗科技”)就是其中的“先头部队”,通过对原有闲置土地进行改造,大幅提升了土地利用效率。
“近年来,运动产品销售火爆,我们的产品也出现了供不应求的情况,计划扩大生产线。”宁波天旗科技有限公司财务经理谷冬蓉介绍,在改造过程中,企业摒弃了老式的平层钢构厂房,采用先进的智能化工厂,建设一幢4万多平方米的生产车间,将实现从原材料到产品的全线自动化生产,大幅缩短产品交付周期。目前,项目主体建筑已经完成,设备将在春节后进场。投产后,将为天旗科技增加约5亿元年产值,提升企业在运动用品行业的竞争力。
宁波正凯机械有限公司则把目光聚焦在通过引进新项目来提升亩均效益。
“2024年,我们对原有的外租车间用地进行了回收利用,并投资1亿元建设新的四层智能化生产厂房。”宁波正凯机械有限公司管理部经理李坤哲介绍,项目计划在今年9月完工,并在2026年年底前投用。届时,企业将新增200万套新能源汽车驱动轴配件,实现年产值2.5亿元,年利润2500万元,亩均税收超过40万元。(记者 毛飞英 邬知廷 实习生 张啸 通讯员 李古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