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民生实事回眸:筑牢基层医疗服务保障 群众更有“医”靠
发布时间:2025-01-14 08:33:09 来源:区传媒中心 阅读次数:

  市民参观区医疗中心 贾 磊 摄

让百姓病有所医,是民生所盼、时代所需。近年来,围绕解决看病难、看病远等问题,北仑区积极建设村级卫生室、升级急救体系、完善区域血透资源布局,推动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取得显著成效。

“8+1+6”,织牢基层医疗“保障网”,让基层网底更完善

“以前我们看病太不方便,现在好了,家门口开设了医疗服务站,省心多了!”日前,市民冯阿姨来到小港街道鲍家洋村卫生室测量血压并配药。

据了解,鲍家洋村卫生室于2024年9月5日投用,每周三和周五全天开诊,诊疗环境宽敞明亮,设备齐全,常用药品种类多达50种以上,并开通了医保报销服务。

2024年以来,北仑区新(改、扩)建规范化村级(社区)医疗卫生机构8家。另外,改扩建大榭金海岸服务站1家,新建小港街道钟家桥、鲍家洋,大碶街道清水村、青林村,柴桥街道后郑村、四合村村卫生室及大碶街道嘉溪村卫生室7家,总投资360万元。

除此之外,还开工建设通山未来社区配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家,于2024年11月开工,装修面积约2700平方米,投资约850万元。目前该工程已基本完工,处于收尾阶段。

“项目建成后,将成为连接居民与医疗资源的重要纽带,成为集预防、治疗、康复、健康教育及智能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性健康管理中心,架起居民与健康生活之间的智慧桥梁。”北仑现代服务业集团工程管理中心负责人胡挺挺说。

与此同时,为了提高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的终身门诊治疗服务,自2020年起,区人民医院(浙大一院北仑分院)就深化大健康管理战略,全国首创慢病“六师共管”服务模式,实现政府、医院、群众三方受益。

2024年,北仑区在新碶、柴桥、春晓、白峰、郭巨和灵山新建6家慢性病一体化门诊。截至目前,共拥有12家慢性病一体化门诊,实现区域内全覆盖。

“慢性病一体化门诊建设作为‘两慢病’全周期健康管理改革主要抓手,结合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际,在相对独立的区域设置诊前服务区、候诊区、检查区、全科诊室,凸显诊前、诊中、诊后全过程服务,为慢性病患者提供全周期、一站式规范化健康管理服务。”区卫生健康局副局长胡群雄说。

“上车即入院”,北仑区实施院前院中急救一体化建设

2024年12月24日中午,一名意识不清、额部流血且无家属陪同的患者需要紧急救治。120急救人员迅速展开现场评估与急救处理,启动“上车即入院”流程,与医院急诊科实时联动,确保救治流程高效衔接,为患者争取了宝贵的抢救时间。

据了解,北仑区“上车即入院”信息化建设于2024年12月5日正式投入使用,投入约150万元,此外,新投入郭巨和戚家山街道2个急救站点,完成11个街道11个急救站点,构建“院前—急诊—五大中心—重症监护”一体融合的新型急诊急救模式。

近年来,北仑区积极完善院前院内急救一体化建设,让急救更快捷。明天,经历3年多时间建设的区医疗中心也将正式投入使用。医疗中心的投入使用,为全区提供更高水平的医疗服务和健康保障,进一步解决群众的看病难问题。

区医疗中心设有新升级的胸痛中心、卒中中心、创伤中心、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危重儿童和新生儿救治中心五大中心,急救保障能力持续强化。据了解,2018年,区人民医院作为区域龙头医疗单位,牵头五大中心建设推进,县域内急危重症医疗救治能力建设初具雏形。

如今,区急危重症救治的关口前移,最大限度缩短危急重症患者救治等待时间,整体急危重症救治效率大幅提升。同时,整合区域急诊急救功能,急危重症救治体系和院前院内信息共享网络得到进一步构建,现代化大急诊就诊平台及体系已经基本形成,能够为患者提供医疗救治绿色通道和“一站式急救”服务。

“下一步,区医疗系统还将持续致力于提升区域医疗服务能力,提升区域应急救治保障能力,从‘急、优、享’三方面出发,建立起救治效率和救治效果并重的急危重症医疗救治体系,为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保驾护航。”区卫生健康局党委委员、副局长傅旭东说。

实现血透不出区,北仑区血透床位达到135张

“我做透析已经15年了,一个星期三次,每次都是儿子请假过来开车带我去医院,现在家门口就可以治疗,实在太方便了。”1月2日上午,家住柴桥的史阿姨来到区第二人民医院做透析治疗。史阿姨今年61岁,由于腿脚不便,常年坐轮椅,之前总是需要家里人陪同前往区人民医院做透析。

2024年11月25日,区二院的血透中心正式进入试运营阶段,拥有血透床位20张,史阿姨得知此消息后,万分欣喜。

据了解,2010年以前,北仑区还没有医院具备血透能力,血透患者需要从市级医院往返。

2010年3月,北仑区人民医院血透中心应运而生,成为了区域内血透患者的“救命稻草”。目前,区人民医院共设有60台血透设备,配备12名医生和24名护士,年透析人数超4万人次,年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超5000小时。

2021年11月,宁波开发区医院开设血透中心,配有30张血透床位;2024年3月,北仑区中医院开设血透中心,北仑区又增添5张床位;2024年8月,区第三人民医院启用血透中心,占地400平方,20张床位的设立弥补了西部区域的空白。截至目前,全区血透床位已经达到135张,形成了东中西一体两翼区域的血透布局,血透服务的可及性和便利性将进一步提升。

“在优化血液透析中心布局的同时,还将进一步加强内部质量管理,持续改善提升患者就医体验,保障人民群众享有卫生健康高质量发展成果。”傅旭东说。(记者 彭雅丽 通讯员 杨晨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