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5日,随着宁波舟山港梅山港区5号风机安装完毕,浙江省首个低碳码头示范工程——国家电网宁波舟山港风光储一体化项目投运,意味着浙江建成首个“绿电码头”。
所谓“绿电码头”,即通过集成和应用风电、光伏发电、储能系统等可再生能源技术,依托智能能源管理系统,实现清洁能源在港口码头的高效利用和优化配置,实现港口的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
2023年10月,浙江省海港集团、宁波舟山港集团与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签署《共同推进浙江省港口绿色低碳建设合作协议》,宁波舟山港风光储一体化项目是该协议实施落地的标志性工程。
此次安装的5号风机,作为整个风光储一体化项目的关键组成部分,其高度达到了惊人的125米,相当于40多层楼的高度,每个叶片长度约为100米,重量约27吨。
据项目负责人介绍,5号风机叶片转动一圈的扫风面积可达2.8万平方米,相当于4个标准足球场的大小,其发电能力不容小觑。在风速适宜的情况下,该风机每转动一圈即可产生约9千瓦时的电能,相当于9度电,为港区的货轮、集卡、龙门吊等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绿色能源。
宁波舟山港梅山港区低碳码头示范工程风光储一体化项目是国家电网和宁波舟山港共同打造的新型电力系统港区示范实践工程。该项目由风力发电机、光伏发电系统、储能设备组成,旨在通过风光储一体化技术,实现港区能源的自给自足和清洁化利用。项目建成后,年清洁能源发电量将达到约5917万度,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2.26万吨,相当于410万辆小汽车一天的碳排放量,对推动港口绿色发展、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具有重要意义。(记者 严健中 通讯员 杨江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