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仑是座“年轻的城”,更是“年轻人的城”
发布时间:2024-07-30 08:23:56 来源:区传媒中心 阅读次数:

 

凤凰公园二期 王杰 供图

“小孩子家里坐不住,好在楼下就有公园,公园弄得贼噶好!”近日,家住新世纪花园的王奶奶,正带着小孙子在凤凰公园二期的沙滩处玩“搭城堡”。她每隔一段时间都要过来帮忙带孙子,每次来都忍不住惊叹这边“发展速度太快了”。

在湖边赏景、在树荫下漫步、在沙滩上嬉笑……自3月凤凰公园二期正式对外开放以来,已吸引不少市民前来游玩。而每一句夸赞背后,承载着凤凰城建设者们的五年心血。

自2019年7月凤凰城启动建设以来,以打造“青年理想之城”为规划定位,着力为北仑未来发展搭建新平台,培育新动能,再创新优势。

“凤凰山位于北仑主城区城市功能边缘,发挥着重要的生态涵养功能。”凤凰城建设指挥部副总指挥、区服务业集团副总经理李德军表示,这里曾是城区城市功能的终点,通过与各部门的整体协作,已成为连接东西片区的桥梁。

李德军告诉记者,在和宁波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北仑分局着手开展的《北仑区凤凰山区块规划前期研究》《北仑凤凰城区域城市设计》的前期调研中,他们发现凤凰山以及周边的小山、沙湾河生态资源丰富,但市民的参与度不高,共享程度有待提升。

如何将丰富的生态资源引入城市空间?

“对此,我们提出了‘十字生态走廊’的概念。”李德军告诉记者,小山和凤凰山的海拔不高,便于开发利用和公园功能开设,形成南北走向的山体生态廊道;而结合现状城区中心公园绿地体系,向东延伸,则可打造东西向的绿地廊道。

于是,一条中心城区东西向2.6公里、南北向3公里的“十字生态走廊”拉开建设帷幕。

截至目前,凤环巢,凤凰公园一期、二期已对外开放;凤凰金融中心、体艺中心停车库等项目建成投用;凤凰公园三期正抓紧施工,其中,天空之径、迎凤塔等主要设施完成基础浇筑。

位于凤凰城南片区的通山未来社区也已基本建成,将于今年年底正式交付,依托未来社区智能服务平台,推进数字化赋能社区管理应用,打造多功能、全方位、立体化的现代善治新样板,探索城市更新发展新路径。

除了在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城市功能品质等民生关切领域下好“先手棋”外,凤凰城更着力提升产业能级,致力于打造“自贸产业高地、国际创新港城、青年活力集群”。

凤凰城的东片区,自贸区产业发展大厦施工现场,数台打桩机分布在工地的各处,发出阵阵轰鸣。大型挖掘机、装载机等来回穿梭,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

“2026年年底前,这里将建起一幢近百米高的产业发展大厦,目前,项目整体桩基施工已完成60%以上。”李德军说。

项目建成后,将集聚政务、口岸、人才、金融服务板块,招引数字化服务平台及油气产业链等相关企业入驻办公,成为凤凰城的商务核心设施和自贸试验区的产业发展要素保障中心。

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同步发力!

“按照自贸区产业发展定位,我们联动相关职能部门制定招商‘作战图’,建立实时跟踪服务机制,全力推动招引项目落地。”李德军表示,在自贸试验区功能红利的持续释放下,目前,区域内已吸引新增企业入驻注册140余家。

“中海工程将通过构建供应链金融、物流服务等综合服务平台,吸引众多上下游企业集聚北仑,形成更紧密、更高效的产业生态链。”目前,中海工程建设总局总部迁移项目已落地,计划今年底入驻凤凰城。中海工程建设总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企业将依托北仑丰富的港口资源和完善的交通网络,拓宽港口业务。

据悉,今年上半年,凤凰城新开工项目5个,续建项目18个,竣工项目2个,累计完成投资8.4亿元,完成年度计划投资的51.3%。招引在谈项目75个,注册落地21个。

“我们希望以生活方式吸引年轻人,用城市特色留住年轻人,借城市产业成就年轻人。”李德军说。

经过五年时间的开发建设,目前,凤凰城“一轴、两廊、五片区、多核心”的城市框架已经形成,西片区及南片区重点项目基本落地,东片区开发建设有序推进,中心城区“人口、产业、空间”三大结构持续优化,城市能级和产业层级大幅跃升,港产城文加快融合发展。

下步,凤凰城将在现有建设成果基础上继续大步迈进,持续推进北仑区外国语学校、凤凰公园三期等项目建设,助力自贸总部基地、自贸公园等项目尽快开工,打造新兴产业集聚高地,推动凤凰城的新一轮腾飞,为自贸试验区宁波片区注入强劲的发展潜力。

记者手记:

凤凰城的使命不仅仅是完成区域内的城中村和工业园改造提升,建设一座新城,更重要的要通过凤凰城的建设促进港产城文的融合,打造北仑城市和产业的金字塔尖,为北仑的后续发展搭建新平台,提供新动能、再创新优势。

在采访中,我重温了凤凰城的五年建设史,聆听了规划设计过程的诸多不易。令人欣喜的是,凤凰公园、通山未来社区、自贸产业发展大厦等项目已相继落子,更有多个项目蓄势待发,已圆满完成阶段性目标任务,步入了崭新阶段。

以生活方式吸引年轻人,用城市特色留住年轻人,借城市产业成就年轻人,是在我采访中听到的最有感触的话语,除了“硬核”产业提升能级之外,年轻人关注的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城市功能品质等民生领域更要下好先手棋。只有这样,“年轻的城,年轻人的城”的现代化新城形象才能更加深入人心。(记者 毛飞英 严健中 通讯员 王杰 王良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