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坐、快坐。我现在已经好多了,再休息一段时间就能自由走动了。”28岁的陈某见到霞浦物流工业社区365劳动关系调处室的调解员史楚钊后,开始招呼起来,谈起了自己的康复情况。
日前,陈某在某物流有限公司物品装卸区域工作过程中,被后方驶来的铲车压到了腿,造成骨折。随后,该公司立即送陈某前往附近的医院就医并报销了医药费,还按照相关法律给予员工近4万元的赔偿。然而,陈某对赔偿金存有疑义,认为企业存在违法违规问题,双方矛盾迟迟难以化解。于是,该公司向霞浦物流工业社区365劳动关系调处室提出了纠纷调解需求。
“接到企业的调解信息后,我们立即邀请陈先生进行了伤残鉴定,并联合霞浦街道司法所对企业进行了深入调查,安排专人走访,通过多方渠道了解当时情况,通过调解沟通最终化解了双方矛盾。”365劳动关系调处室主任丁慈英说。
霞浦物流工业社区是集物流、仓储、商贸、现代工业为一体的综合性省级服务业集聚示范园区,辖区面积3平方公里,共有328家企业,其中规上企业76家,共有1.5万余名职工,纳管集卡司机2942人。
由于物流企业经营规模差异较大,行业人员流动频繁,这里曾乱象频发:园区车辆无序停放、劳资纠纷高发……“如何做好园区管理,助推园区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提质增效”成为了该社区的一大难题。
社会治理千头万绪,排忧解难千方百计。针对中小企业多、职工多、企业劳资纠纷多的难题,霞浦物流工业社区决定发挥矛盾化解最小治理单元作用,以网格工作为主体,整合工会、司法局、矛调中心等多方资源,成立了365劳动关系调处室,探索出了一条力量下沉、服务下倾,让大家在家门口就能快速化解纠纷的路子。
此外,调处室还依托网格化基层治理体系,将霞浦物流工业社区划分为7个网格、42个微网格,由调解员、专职网格员、微网格长共同进行网格联络,畅通诉求渠道,形成“上下统筹、条块融合”的解纷网络,充分发挥“第一知情人、第一报告人、第一协调人”的作用,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
“本来以为今天拿不到这笔钱了,没想到那么快就解决了。”前不久,集卡司机王某在辖区内某加油站加油时,发现加油站仪器重复收费,心急如焚的他向当时在社区值班的微网格员朱瑞申求助。得知这一事情后,朱瑞申立即向社区和有关部门进行了汇报,并走访了解,在确定仪器问题后,引导双方达成和解,当天便帮助王某维护了权益。
“这是我们效率的体现,也是我们的一大工作亮点。”微网格员朱瑞申表示,目前,工作室已将网约车司机、快递员、外卖员等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纳入了调解对象范畴,并为该类群体开通了纠纷调解绿色通道,尽可能当天解决矛盾纠纷。
据悉,霞浦物流工业社区还成立了集卡司机帮帮团,邀请集卡司机当起了社区微网格员,协助社区工作室调解集卡司机矛盾纠纷案件。通过司机了解司机、司机帮助司机的方式迅速化解各类矛盾,从而更好地服务园区日均流动超8000人的集卡司机群体。
今年3至6月,365劳动调处工作室已处理劳动争议16件,涉及金额超11万元。
“希望365劳动调处工作室能够发挥‘前哨’作用,进一步维护好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合法权益,推动劳动争议多元化解。”丁慈英表示,为力求将纠纷化解在萌芽阶段调处,工作室还安排了专职调解员进行每日“坐堂问诊”,并将每周三下午设为“法律门诊”接待日,由律师驻点辖区网格,对接各类劳动纠纷事项。(记者 毛飞英 通讯员 胡彤 陈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