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新闻联播》点赞北仑梅山湾生态保护成果
发布时间:2024-07-01 09:02:31 来源:宁波市生态环境局北仑分局

6月22日,央视《新闻联播》播出《【新思想引领新征程】保护海洋生态 建设美丽中国》,在介绍全国各地海洋保护措施中,点赞了梅山湾生态保护的最新成果。正文播出内容为:浙江宁波梅山湾与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发布赤潮大数据预警平台、水安全应急处理预案等多项科研成果,形成“科技借力、科学治理”的海洋生态保护新模式。

梅山湾,地处宁波舟山港核心区。海湾面积80.08平方公里,岸线长度79.45公里,拥有山、海、湖、港、湾、湿地等特色资源。近年来,北仑区始终坚持“陆海统筹、河海兼顾、港湾互融”治理理念,着力打造梅山湾宜居宜业宜游的亲海休闲生态空间。一是陆海一体+区域协同,打造“水清滩净”新岸线。出台美丽海湾保护与建设实施方案、环评+环境标准改革实施方案。总投资超6亿元,强化海湾污染整治和管控,新建净化水厂1座,实施河道清淤14条,规范入海排口52个,排查修复雨污管网26.5公里,开展农污治理设施提标改造工程12个,整治畜禽养殖面积约1.4万平方米。建立海上环卫制度,形成政府、企业、公众等多元主体参与治理模式。2024年上半年,出动巡护、保洁425人次,巡护、保洁岸滩61千米,清理海滩垃圾约60.2吨。二是生态修复+数字赋能,打造“鱼鸥翔集”新景象。以生态价值提升为核心,加大与科研院校合作力度,统筹推进岸滩整治、生态廊道建设。截至目前,累计修复砂质岸线2.2公里,新建生态岸线13.3公里,清零梅山湾区域互花米草,重建盐沼生境117.1公顷。利用卫星遥感、无人机(船)等技术手段,打造海湾污染防治智慧管控格局,投运浙江省首个区县级水质AI实验室,上线海洋生态智能预警平台,为海洋生物营造良好生存空间。目前,湾内可探知的鱼、虾、贝、藻及鸟类等主流生物已增至750余种,其中可观测鸟类近百种,包括黑脸琵鹭、黄嘴白鹭等国家一级保护鸟类,重点生物种群数量增长率达10%以上。三是港湾联动+产城共融,打造“人海和谐”新高地。放大梅山湾支点辐射效应,成功创建梅山“国际近零碳排放示范区”,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典型经验在联合国COP28大会上作分享交流。建设28公里“活力蓝湾”精品线,沿线多种业态融合互动,年客流超160万人次,旅游收入超十亿元。此外,以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为主题,投资约1900万元,打造面积约3000平方米的宁波海洋生物多样性体验地,获评“全国海洋意识教育基地”,通过VR、AR、3D等数字技术赋能海洋生物多样性展示科普,累计组织接待参观5000余人次、研学42000人次、讲座90余场。

下一步,北仑将持续以梅山湾美丽海湾建设为抓手,以生态赋能梅山湾美丽海湾“颜”“质”双升,推动生态环境改善与区域优化发展相辅相成,为构建高质量发展先行区提供“绿色”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