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4日,柴桥街道万景山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在观澜客厅举办“一缕艾香 指尖芳华”端午节竹编香囊制作活动,邀请辖区居民和驻地海警执法员一起感受非遗魅力。
“我国的竹编工艺历史久远,早在新石器时代,就用竹来编织器具存放物品。今天,我们就要用竹篾制作一个香囊容器。”结合端午节习俗,万景山社区巧邻姐妹工坊的负责人孙人建向大家讲解竹编文化。
“佩戴香囊也是端午节的民俗习俗之一,有辟邪驱瘟之意,而竹子本身又有平安和高升之意……”跟随着老师的讲解,大家根据菊底编法,取数根竹篾,中心重叠,十字交叉,取一根竹丝,压一压,挑一挑,绕一绕,立起竹篾,小笼雏形渐显。薄薄的竹篾搭配竹丝,几经缠缠绕绕,很快一个个小巧玲珑的竹编香囊就“新鲜出炉”了,搭配丁香、艾叶、陈皮等五六种纯天然中药材料,香囊韵味更添几分。
“以前只在电视上看到过香囊制作方法,没想到自己也能亲手参与制作,不仅体验到了我国中医药的魅力和香囊艺术,更进一步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海警执法员小胥洋溢着笑脸说道。
“我年轻的时候也会编竹篮子,这些手工玩意越来越少见了。今天做竹编香囊的时候才发现手艺都生疏了。竹编可是个好东西,老手艺不能丢。”74岁的张亚翠阿姨感慨道。
“我们希望非遗文化可以回归民间、扎根社区、融入生活,也希望居民们可以享受非遗文化带来的快乐与满足。”万景山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负责人楼妍伶说。(记者 吴雨婷 严健中 见习记者 陈诗怡 通讯员 刘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