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上午,尽管漫长的“6.18”年中大促已经接近尾声,但宁波保税区富立物流有限公司的跨境保税仓内依旧一派忙碌景象。
“今年我们仓库整体的销售还不错,和去年相比,增长了30%至40%。”宁波富立物流有限公司总经理李笋告诉记者,今年“6.18”活动从5月20日一直持续到6月20日,持续时间长。“从销量来看,第一波大促最为火爆,随后持续放量,仓库也陆续接到不少订单。”
每一次的大促都能让人感受到,购买海外进口产品已经成为中国消费者日常生活中稀松平常的事。
近日,京东国际联合全球知名的消费者研究与零售监测公司尼尔森IQ、抖音全球购联合凯度咨询先后发布了《2024年中国跨境进口消费趋势白皮书》(以下简称京东国际“白皮书”和抖音全球购“白皮书”),均显示中国跨境进口电商行业已进入“升级发展期”。随着线上跨境电商平台加速整合集中,以及更多品牌方通过跨境电商直接参与跨境贸易,跨境生态已经形成。
在全国跨境电商进口的“领头羊”——宁波保税区,这样的趋势尤为明显。以富立的跨境保税仓为例,跨境电商零售进口商品主要来源国已经覆盖了澳大利亚、德国、日本、韩国等80多个国家,主要品类为美妆用品、个护用品、保健品等,集聚天猫国际、抖音国际、得物等主流平台,商品发往全国各地。
旺盛的购买需求背后是丰富的商品供给。抖音全球购“白皮书”显示,相较于早年海淘代购多局限于奶粉、美妆等个别品类,如今,膳食营养和运动户外的需求空间持续扩张。
今年的“6.18”尤其明显。“从今年仓库的订单来看,主要购买力集中在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等地,他们比较喜欢购买一些日常的个护用品、保健产品等,如钙片、补剂等保健品,今年都挺受欢迎的,销量与往年相比,有非常大的提升。”李笋说。
据他介绍,根据年龄的不同,营养保健产品需求也不太一样,比如年轻群体就更喜欢蛋白棒这类零食化的产品,中老年消费者则更注重功能性和性价比。对于母婴品类,做功课、精确育儿成为消费新常态,如消费者在婴儿奶粉的选择上,会更加注重专业性和低敏类的产品。
京东国际“白皮书”还显示,消费者购买进口商品,更看重正品与质量保障,以及快捷的物流配送服务。
需求带动变化。在富立物流的跨境保税仓,记者发现除个名工作人员在完成商品打包装箱工作外,其他的货物搬运、分拣工作,都是由一台台像扫地机器人一样的机器完成的。
“这个仓库是我们的智能物流仓,通过这一个个机器人,对仓库内的货物进行转运分拣工作。”李笋告诉记者,以前光是场地内产品分拣工作就需要20名工作人员,现在有了这批机器人,只需要1名工作人员等候在货物出口,机器就能将货物送到他手中。通过货物到人的方式,大大提高了商品发货速度和发货准确率。(记者 郑侃轩 范晓磊 严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