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上海路亚展,最开心的就是试到了海伯的新品阿瑞斯UT!”几天前,一位“钓鱼佬”在自己的B站账号上分享了一段打卡视频。这似乎已经成为B站路亚钓爱好者的例行操作,新品上市,开箱测评立马安排。上千条的测评视频,也从某种程度反映了海伯集团这家北仑企业在路亚钓爱好者心中的地位。
随着路亚等网红钓鱼运动的崛起,渔具产业的规模正不断扩大。相关数据显示,2023年全球渔具(钓具)市场销售额达到了832亿元,预计2030年将达到千亿级别。
面对这块巨大蛋糕,海伯集团这家有着35年渔具生产经验的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创新DNA狠狠动了。
“市场是巨大的,消费场景的想象却刚刚起步,机会非常多。”海伯集团总裁助理徐斌峰介绍道,以路亚钓为例,它是一种利用模拟鱼饵模仿弱小生物,引发大鱼攻击的钓鱼方法。拟饵要在水里动起来,则需要靠钓手不停地甩竿、收线、抖动竿子。
“这对核心装备之一——渔轮的要求就比较高了,类型、大小、性能等特点都会影响到抛投的效果。”
此次在上海路亚展推出的新品阿瑞斯UT,就是海伯针对国内岸钓远投及管理钓场、小饵精细、溪流微物等钓鱼模式设计的水滴轮,既具备优异的远投性能,又满足零阻尼和竞技荡抛需求。此外,紧凑小巧低矮的机身设计,可大幅减轻抛投、作钓时对手腕的压力。
“从2022款阿瑞斯AMC首发,到限量款阿瑞斯PRO+上市,再到如今的阿瑞斯UT,每一次的产品更新,都是一次次围绕市场需求的‘死磕’。”徐斌峰说。
好在付出的努力,也得到了正向反馈。尽管产品才刚刚上市,但已经受到了不少消费者的青睐,“生产订单已经排到了7月底。”徐斌峰说道。
海伯不仅在渔轮这款产品里将自己“卷”到极致。iPenguin P120+顶流机是海伯为钓鱼艇作钓研发的一款具有定位功能“电子锚”。去年,P120+完成了三频段卫星定位芯片、转向系统结构、主控防腐防水等20余项升级。
“如今P120+已经能够满足慢跑平移、定速巡航、航线记录、船头锁定、船向锁定等多个智能化功能,我们的用户再也不用担心受到洋流的影响,进一步提升了作钓或其他作业的综合体验。”徐斌峰说。
去年,海伯集团重点研发项目之一——船艉轮缘推进器重磅上市。
“这是以往海伯从未涉足过的领域。”徐斌峰回忆道,在研发过程中,团队曾面临着一个又一个的难题,例如螺旋桨叶片的角度怎么设计,调速模块如何配套。
幸运的是,该项目作为宁波市“科技创新2025”重大专项之一,获得了不少院校的倾力支持。在千万元的资金投入、研发团队夜以继日的科研之下,海伯成功攻克了电机设计、全新悬挂系统设计、螺旋桨设计等相关技术难题。
据悉,该款无轴的推进系统具有静音、高效等优势,在相同的电机功率下,推进效率能提升30%。“为了测试船艉轮缘推进器的设备性能,我们还专门新建了测试场地,配备了3条测试船及大功率电源。”徐斌峰说。
也正是这种一门心思精进产品的生产理念,让海伯集团多次在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去年,企业业绩稳中有升,上升态势也延伸到今年第一季度,相较去年同期,预计将实现40%左右的增长。
“产品研发始终是我们驱动生产力增长的重要引擎。”徐斌峰介绍,企业每年将6%左右的销售收入,用于船舶电动力的研发。
目前,公司的研发团队超110人,拥有浙江省企业技术中心、浙江省智能船用电动力研究院等6个省级研发类牌子,各类发明专利41项,主持和参与制定国家和行业标准22个,拥有20多个系列100多种规格的产品。
海伯研发生产的便携式电动船用推进装置已连续16年国内出货量第一,全球第二。3月初,海伯更是荣获了第八批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的称号。
今年,海伯还计划持续加码数字化,带动产能提升。“目前,我们已引入了先进的自动化生产设备和数据分析平台,通过物联网、人工智能等实现生产过程的智能化监控与优化,减少了无效作业时间,降低废品率和运营成本,在细分领域继续深耕。”徐斌峰表示。(记者 毛飞英 蔡晓馨 严健中 见习记者 刘恺阳 曹一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