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0日下午,区“绿岛”集成改革工作推进会举行,聚焦“产业、审批、治污、监管”四个维度,深入交流、探讨“绿岛”集成改革成果和未来发展方向。
“绿岛”集成改革取得了“企业减负、污染减排、服务增值、监管增效”的改革成效,在“小园区”实现“大治理”,让“小企业”能有“大发展”,为中小企业绿色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北仑方案。
推进会上通报了“绿岛”集成改革相关情况,充分解读了“绿岛”市级标准和区小微企业工业废水“绿岛设施”管理细则。“绿岛”市级标准首次在全国范围内提出了环保六角概念,它整合了企业合规引导、准入程序简化、治污设置共享、环保管理整合等多项措施的环境治理模式,将于2025年1月20日起正式施行。
“绿岛”是北仑针对工业集聚区(小微园区)及入驻企业,在生态环境领域全面实施的集成改革,系统解决企业在环境保护领域上面临的各类问题,提高小微园区企业治污成效,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在“绿岛”上,企业可以“组团”办理环评审批、共建共享治污设施,还可以一起投保“绿色保险”、聘请“环保管家”等,通过加快构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畅享改革成果。
2021年以来,全区先后建成“绿岛”园区38个,覆盖中小企业1000余家,节约企业治污成本5000万元以上。“绿岛”集成改革经验还入选了生态环境部自贸试验区推动高质量发展典型案例、中国(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创新优秀案例,入选省厅第一批共同富裕实践案例,获得市生态环境系统十大改革创新优秀案例一等奖。今年,我区新纳入10个园区近300家企业。
通过“绿岛”集成改革,大碶高端汽配模具园区实施“补链、延链、强链”,园区汽配模具企业数从30家扩容至88家,年产值从60亿元升至近400亿元;北云飞创现代产业园11家企业按照同行业、同地址和同产业链参与“打捆审批”,并同步申领排污许可证,审批时效提升50%以上,环评费用降低67%;全区挥发性有机物治理效率提升至90%,重金属减排30%,企业减少固危废仓库建设费用2000万元,固危废处置费用降低40%。(记者 吴雨婷 成百舸 通讯员 沈艳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