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2024年市区两级政府力推的民生实事项目,“国球”进社区(公园)项目在我区取得了显著成效。今年我区成功改造并完成了7个“国球”进社区(公园)项目,自投入使用以来,这些项目吸引了大量社区居民前来运动健身,极大地提升了社区居民的幸福指数。
在新碶街道向阳社区邻里中心二楼的活动室内,61岁的屠万华正和他的老伴在乒乓球桌前享受着运动的乐趣。3年前,屠万华开始接触乒乓球,并在社区乒乓球高手的指导下,球技日益精进。退休后,他更是将打乒乓球作为每日的必修课,每天早上8点便与老伴一同来到社区邻里中心。
“以前我们两口子得去凤洋村或者星阳菜场打球,路上花费时间多,遇到刮风下雨更是不便。自从这里改造完成后,我们打乒乓球就方便多了。这里以前是个仓库,现在变成了这么漂亮的乒乓球活动室,来打球的人也多了。感觉特别舒服,就像在自己家一样温暖,大家都玩得很开心。”屠万华说。
据悉,向阳社区的“国球”进社区(公园)项目于2023年11月正式启动,采购了专业的乒乓球桌、球拍和乒乓球,并铺设了运动型地胶。今年4月1日,焕然一新的乒乓球活动室正式向社区居民开放。
“一开始,来这里活动的居民并不多。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乒乓球爱好者们逐渐带动了周围的老年人,现在活动室的使用率非常高,很多居民都需要排队等候。”新碶街道向阳社区党委书记邱琳告诉记者。
除了排队等候的老年人,每到周末,年轻父母也会带着孩子来到乒乓球活动室,共同享受运动的快乐。
“由于场地有限,我们正在考虑升级服务。下一步,每季度举办乒乓球比赛,并根据人群和性别进行分组,动员辖区的青少年、老年人都参与进来。”邱琳表示。
在大碶街道岩河社区如院小区的健身房内,张静与球友激战正酣。已有5年球龄的张静表示,自从“国球”进社区以来,她经常来打球。
“以前我都在单位的球馆打球,来回要40分钟。现在家门口就有免费的乒乓球馆。这里的球馆环境也很好,还铺了地胶。”张静对记者说。
大碶街道岩河社区的“国球”进社区(公园)项目,依托如院小区配套的健身用房,于今年2月开始筹备建设,总面积350平方米,并于3月底建成投用。该项目不仅满足了社区居民的日常健身需求,还通过举办乒乓球比赛,丰富社区居民的业余文化生活。
“这个项目丰富了我们的健身活动空间,推动了老百姓身边的健身设施建设,构建了社区‘10分钟健身圈’。”大碶街道岩河社区党委书记陈红萍表示,大碶街道岩河社区将进一步优化提升场地设施,并引进专业的第三方公司对场地进行管理,为社区居民提供更好的使用体验。
此外,新碶街道香堇社区、小港街道竺山社区、柴桥街道北云飞创产业园、霞浦街道陈华浦社区及大榭街道的另外5个“国球”进社区(公园)项目也已于今年7月全部建成投用。这些项目的成功落地,无疑为社区居民的幸福生活增色不少。(记者 范晓磊 邬知廷 通讯员 邬莹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