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商共建 共治共享——北仑无物业小区居民自治纪实
发布时间:2024-11-26 08:43:59 来源:区传媒中心 阅读次数:

在城市化进程中,无物业小区作为城市治理的“神经末梢”,其管理水平和居民生活质量直接关系到城市文明的整体形象。在北仑的这些无物业小区,居民、社区共同发力,探索起无物业小区自治之路,共创美好生活。

华峰公寓:成功经验被5个类似小区复制

“智慧停车系统太有效果了!小区内停车再也不像半年前那样乱糟糟了。”柴桥街道芦北社区华峰网格支部书记虞国光感叹。

智慧停车系统是无物业小区华峰公寓的居民自治实效。今年1月初,在社区指导下,小区召集党员和居民骨干开展智慧停车议事会,确定详细方案,仅3个月,智慧停车系统投用。期间,小区居民自发自筹,仅两日就有138户业主自发捐款支持智慧停车系统建设,共筹集资金3万多元,占总造价的86%。

类似的大小事,都离不开居民的参与。华峰公寓大事小事,通过居民议事点“家庭会议”来共商共建、共治共享。

党员绿地管理队、车辆管理队、“小蜜蜂”卫生清洁队……一支支志愿服务队从居民中“走”出,开展微组织、微营造、微服务等自治助老服务。

芦北社区党委书记刘佳表示,华峰公寓居民自治的成功经验,正先后复制于社区其他5个类似小区,致力于打通无物业小区服务的“最后一公里”。

蔚斗一区:物业费收缴率100%

蔚斗一区,北仑最早规划和建立的居民住宅小区之一,曾经也是因物业公司撤离而陷入管理困境的老旧小区。

2017年,新一届业委会上任,在这个“红色”业委会的带领下,蔚斗一区开启探索小区焕新的自治之路。

党员们带头,主动扛起责任,积极走访搜集民意,为小区的自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居民们充分发挥主体作用,发动居民“邻聚力”,通过居民议事的方式开展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加强集体协商,合理安排预算,减少不必要的开支,确保每一分钱都用在刀刃上。

在根据自身特点和需求情况下,小区为居民提供了更加个性化、针对性的服务,需要晾晒,就开辟出一块空地作为公共晾晒区;需要休闲场所,就改造起迷你公园……一桩桩一件件的需求都陆续实现,居民们看在眼里,记在心间。

此外,小区还自行撰写制定了公约守则,为小区的良性循环自治加码赋能。

如果说这些都是自治的“硬件”力量,那百家宴活动无疑为小区自治带来了“软性”温度。2018年起,第一届百家宴举行,现场仪式感十足,品尝着各家的手艺,畅谈着邻里的趣事,一个个“小家”在此刻变成了社区“大家”,邻里间的情感升温、凝聚。今年已经是百家宴举办第五届了,像一根无形的纽带,牢牢系起居民心与心的距离。

如今,蔚斗一区路面整洁、绿化良好、设施完善,居民安居乐业、和谐共处。值得一提的是,每年物业费收缴率100%,无物业小区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前进小区:居民各展所长共建家园

“自治小区,业主当家;小区事务,依靠大家……”这首《小区就是我的家》是由小港街道红联社区前进小区的居民共同创作的。前进小区是一个无物业自治小区,此前由一批热心公益的居民牵头,成立了小区“义工管家”,带领居民共同建设家园。

“义工管家”基于小区居民生活需要,成为每一名居民需要帮助时的“及时雨”。之前,前进小区的一户住宅半夜漏水,晚上9点多打电话给业委会主任黄人永。接到电话后,黄人永便立刻赶过去查看现场,联系楼上楼下协调,并采取紧急措施暂时止住了水势。第二天一大早,黄人永又立马打电话叫管道工、疏通工来修理。“每当我们需要帮助的时候,这些义工管家们总是能第一时间出现。”居民称赞道。

在前进小区,居民不仅只是住户,更是参与小区治理的一份子。在“义工管家”的带领下,小区居民积极发挥自身所长,为小区的建设添砖加瓦。此前,小区的下水道由于年数已多,时常发生堵塞,路面也出现了坑洼。针对这一情况,小区“义工管家”成员召集了有“一技之长”的12位居民,其中包括了水泥工和管道工。他们用工具敲开路面,挖出渣土,重新铺设管道,浇灌混凝土,齐心协力完成了小区管道铺设和浇筑工作。

走进前进小区,树木葱茏、绿意盎然。小区居民们都是自家绿地的“花木匠”,在平日里自发打理小区的绿化设施,在平日里也自觉为小区环境“助力添彩”。

拉得出的队伍、聚得拢的宴席、唱得响的歌谣……无物业小区通过居民自治的方式,同样能够打造出宜居、和谐、文明的居住环境。这些小区的自治实践不仅为城市治理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更为广大居民树立了自治、共治、共享的典范,共同建设更加美好的文明家园。(记者 刘唯 吴雨婷 陈诗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