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页
>资讯中心>工作动态

流动人口成为电信网络诈骗受害主体,个人防范意识必须加强

发表日期:2023-08-10 10:57:41 阅读次数: 来源:区流动人口管理服务中心

在最近召开的全区打击和治理电信网络新型犯罪半年度工作推进会获悉,尽管全区打击治理成果明显,发案数和案损数都有下降,名列全市第一、第二。但是,令人痛心的是,流动人口成为电信网络诈骗受害主体,占到全区的68.57 %,遏制电信网络新型犯罪已经成为流动人口保护人身财产安全的首要课题。

从受害群体来看,男性多于女性,从年龄看,20 -40岁为主要受害群体,占总人数48.77 %

从受害类型来看,刷单类、冒充客服类和投资类诈骗位居前三位,其中刷单诈骗发案仍未出现拐点,通过色情引流诱导刷单案件占比持续攀升、且以外籍年轻男性为主;冒充电商物流客户诈骗案件出现反弹;投资诈骗损失金额大,诈骗分子利用短视频网站、社交软件大量发布所谓“专家”、“导师”指导投资理财的视频、文章,引诱风险意识薄弱的群众上当受骗。

从受害户籍来看,并不是流动人口流入多的受害者人数必然多,与个人防范意识强弱直接相关。目前,我区流动人口万人以上来源地分布依次为安徽、河南、四川、贵州、江西、湖南、山东、湖北、云南、江苏、重庆、陕西、黑龙江、甘肃,而受害占比排列依次为安徽、四川、河南、江西、贵州、湖北、山东、江苏、湖南、甘肃、陕西、黑龙江、云南、重庆,相对来说河南、贵州、湖南、云南、重庆籍流动人口防范意识较强

目前,电信网络新型犯罪已经高居刑事案件首位,早已超过50 %,而且作案团伙成员都在境外、追回概率低,犯罪手段隐蔽、花样不断翻新,当前经济形势依然复杂,就业机会少、收入增长慢,“天上不会掉馅饼”、“人间没有免费的午餐”,一旦受骗,影响正常生活生产、严重的引发焦虑乃至发生极端事件,可谓对家庭是“雪上加霜”。

据不完全统计,全区流动人口受骗群体达到流动人口总数的4 %左右,也就是每25人中有1人受骗,以家庭户3.5人平均计算,每7户家庭有1户受骗,平均受骗52631元,教训是极其惨痛的。

为此,区流管中心再次郑重提醒:流动人口拒接陌生电话、不登陆陌生网站和下载陌生APP,男性公民拒绝色情诱惑,坚决执行手机号码实名制、抵制手机卡贩卖,为了你和你的家人,不断强化自身防范意识,保护来之不易的每一份劳动成果,务必绷紧反诈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