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能为家乡发展作点贡献——“北仑人在北京”之中国科学院院士贺贤土
发布时间:2023-05-18 08:42:53 来源:区传媒中心 阅读次数:


“对于北仑来说,制造业已发展到一定水平,不能只引进技术,而是要重视引进人才,研究技术背后的科学规律,发展高质量制造业。”

4月26日下午,在参加北仑首场北京乡贤座谈会的间隙,已是耄耋之年的中国科学院院士贺贤土接受了记者的专访,谈话间流露着他对北仑浓浓的家乡情。

作为中国知名的理论物理学家,贺贤土为国防高技术、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理论物理专业研究倾注了大量的心血。2019年,他被美国核物理学会授予年度“爱德华·泰勒奖”,这是世界聚变能源领域的最高奖项。

科研工作日夜兼程,但不管身在何方,他对家乡北仑都充满感情。“尽管我年纪大了,但我还是有这个心,希望能够为家乡未来的发展做一点点的贡献。”在座谈会上,贺贤土谦逊又饱含深情地说道。

贺贤土的童年在新碶大路村度过,1954年镇海中学(原辛成中学)毕业后,求学于宁波一中。1962年,他从浙江大学物理系毕业后留校,同年,被调入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开启了他的科研之路。

直到1988年,51岁的贺贤土才再次踏上了家乡的土地。“变化太大了。”他感慨道。

2000年,宁波职业技术学院正式成立。贺贤土受邀担任院长。一开始,贺贤土有顾虑。“因为太忙了,我在北京有工作,再加上还担任了浙大理学院院长。但是,因为我是北仑人,‘你应该为家乡作点贡献’,这句话打动了我。”

从那以后,贺贤土几乎每个月都要飞到宁波,到北仑呆上几天处理学校的工作,处理完后再到杭州继续工作。

在担任宁职院院长期间,贺贤土对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有了深刻的认识,也正是在他的带领下,宁职院走出了一条“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

“当年,北仑有一家从事斑马线划线的民营企业濒临倒闭,我们学院的老师通过研发,让斑马线的镀层更耐磨,企业当年的营收就达到了6000万元,这就是技术大学和职业院校的价值之一。”

采访当天,恰逢宁职院校庆,贺贤土也勉励学生们要能“钻”进去。“如今技术发展太快了,所以同学们更要弄清楚技术的核心是什么,抓住主要的问题,善于学习思考,然后用到实践当中去,照样能有很大的作为。”

这几年,北仑模具、新能源汽车等制造产业的快速发展也让他印象深刻。“很明显地感觉到,政府、企业对科研的重视程度提高了。”贺贤土说。

然而,科技创新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北仑以及北仑企业在高质量发展、新旧动能转换方面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需要找准“突破口”,实现弯道超车。

在贺贤土看来,人才就是那个“突破口”。北仑如果能引进或者培育一批人才,把技术背后的作用原理、特性研究透,那么无论是原创成果的产出,还是科技成果的转化,都一定能助力制造业达到更高水平。

贺贤土说,他还要再回去看看家乡的变化。“三年多没回去了,希望家乡发展得更好,经济社会发展得更快,家乡老百姓能更幸福,这大概就是我们这些游子最大的愿望吧。”(记者 蔡晓馨  徐关金 叶玉娇  通讯员 陈未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