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章守护地特色街区 点亮红色小镇幸福生活
发布时间:2023-12-27 08:41:48 来源:区传媒中心 阅读次数:


朱省海 摄

聚力红色精神传承、红色资源挖掘,霞浦街道全力实施红色根脉强基工程,以“根植群众生产生活、发掘传统文化文明、回应基层民生民意、体现党建见人见事”为遵循,以张人亚党章学堂为枢纽,串联打造张人亚故居、衣冠冢、党群服务中心、敦亲园等15个民生点位,凸显中共第一部党章守护地的特色,区域精品线总长约2公里,形成了独具“红人魂、江南韵、人民情”的风貌。

立足红色根脉守护 建强学堂阵地

党章守护地特色街区位于霞浦街道新浦片区,街区集中精力打造具有辨识度、影响力的红色地标——张人亚党章学堂,截至目前,累计接待省内外参观团队11000批次、38万人次参观学习。

霞浦街道通过拓展展厅格局、推出特色套餐、强化教育功能三项举措,一方面打造学堂2.0版,形成了包含“守护·张人亚的初心与使命”“中国共产党党章展厅”“静泉长流-青年人亚特展”“伟大精神铸就伟大时代—中国共产党伟大建党精神专题展”4个展厅、3个教室、1个报告厅和宣誓广场的学堂格局;另一方面以提高党性修养为目标,设计参观一次红色展览、欣赏一部专题影片、分享一句初心感悟、重温一次入党誓词、聆听一堂特色党课的“五个一”初心体验线路。

同时,霞浦街道以打造党员干部教育基地、主题党日活动基地、党群服务创新基地为方向,与省市区党校合作,开发10门精品课程,打造入党入学入职“第一课”品牌,开通“周二夜学”,推出“红色研学”,已成为全省党员教育培训基地、全省党史教育基地、全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聚焦老城有机更新 做强产业富民

用心用情抓好老旧小区、街面改造,高质量建设共同富裕基本单元。霞浦街道聚焦打造红色小镇,总投资1亿余元,串联打造游客服务中心、霞浦文化客厅、电影文化馆等民生点位,补齐配套设施短板,真正“让学堂走出院子、让党建融入民生、让初心永续传承”。不仅如此,街道积极组建和美党建联建,吸纳宁钢、台塑、供电公司、霞浦学校等企业单位加入,以共建项目方式落实爱心食堂、暖心义诊、善心助学等32个惠民实事。

霞浦街道还大力培育壮大特色产业,围绕乡村振兴,注重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引导工办食堂、妈妈美食团等党员经营户签订“和美公约”,通过特产包装、特惠套餐,助推米酒、河西米馒头、灰汁团、霞浦生煎、熏鱼等本土特色成为网红,让村民享受“带富红利”。 

突出服务品牌打造 增进民生福祉

以优服务、强治理,提升区域百姓满意度。霞浦街道聚势打造“人亚先锋”品牌,建成以游客中心、新浦爱心菜场为依托的2个人亚先锋驿站,推出呵护讲解特色服务,举办人亚先锋集市进广场、进校园、进工地、进避灾点等惠民服务活动10余场,常态化开展“人亚先锋”夜巡活动近100场;聚力打造“爱心系列”品牌,在爱心菜场推出“一勺公益”行动,通过两条鱼、一袋水果、等随手公益,让小善积成大爱;在爱心食堂推出爱心送餐服务,温暖独居老人;在爱心农场落实人亚先锋包干责任田模式,培育专供爱心食堂的新鲜菜篮子,爱心氛围蔚然成风;聚能打造“五长管理”品牌,构建15分钟民生服务圈,广泛动员机关干部、村社干部、党员、群众等担任网格长、路长、河长、埠长、桶长,通过亮标牌、亮人员、亮范围、亮职责,推动全民参与小镇治理。 

紧扣搭建特色载体 持续扩大影响

“我们通过打造文艺精品,承办特色活动,引导全媒聚焦,持续扩大学堂精品线、特色街区影响力。”霞浦街道党工委副书记李波说。

创作文艺创作。街道完成话剧《张人亚》全国100场公演,拍摄、放映3D版微话剧《张人亚》,正式出版人物传记《张人亚》,开播电视剧《理想照耀中国》之《守护》,全国上映电影《力量密码》,全方位构建文艺精品矩阵。

承办大型活动。街道策划承办全省“‘八八战略’在身边”宣讲大赛、全市“千名老外、百个社区(村)迎亚运接力跑”北仑站启动仪式、全区基层基础“一口清”大比武、“书记加油”、新入职干部初心之旅、“火种初心”党课、“小镇密码”等系列活动,让学堂持续有热度、有力度、有深度。

燃爆媒体话题。街道抢抓契机,扩大各级媒体宣传力度,今年以来,《人民日报》《人民网》《央视新闻》《浙江日报》等媒体广泛聚焦党章守护地,市级及以上媒体累计报道68篇。特别今年12月,联合人民日报海外版新媒体“学习小组”策划开展“张人亚的力量密码与伟大建党精神”专题研讨会,邀请中央党校专家等为全区200多名青年干部上党课,包括纸媒、新媒体等央媒积极参与报道。

“一个人物承载一种精神,一种精神唤醒一个古镇。我们紧扣特色、紧抓热点、紧贴民生,切实守好红色根脉,增强‘中共第一部党章守护地’辨识度和影响力,让更多的如敦亲园、睦邻桥、爱心食堂、爱心菜场、文化客厅等民生点位进一步承载起街区周边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李波表示。(记者 宣浩峰 查鹏飞 通讯员 严丽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