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1133020600295705X9/2023-195277
组配分类 部门工作 发布机构 霞浦街道
成文日期 2023-12-12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公开范围 面向全社会 主题分类 其他
索引号 1133020600295705X9/2023-195277
组配分类 部门工作
发布机构 霞浦街道
成文日期 2023-12-12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公开范围 面向全社会
主题分类 其他
霞浦街道综合信息指挥室2023年工作汇报

一、工作推进情况

2023年以来,街道综合信息指挥室围绕年度考核目标,区“六促六优”专项行动,稳步推进2023年度工作计划,逐项落实联动指挥实战、网格划分调整、智能应用赋能等各项任务。

(一)网格智治,完善服务职能

一是优化网格设置。2023年进一步优化网格设置,遵循全域全纳原则,切实做到网格划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不交叉重叠、不留白,所有人群全部纳入。遵循规模适中原则,切实做到农村网格划分不打破原有格局,尊重历史沿革和当地治理习惯,城市社区网格不跨小区,保持地理完整性。遵循边界清晰原则,切实做到不切割建筑物,不出现网格内镂空等现象。遵循便于管理原则,对管理服务情况复杂、应急事务繁重区块控制规模。将每个网格人数控制在1200人以下,每个微网格人数控制在110-180人。确保各网格保持合理的管理密度,形成“街道—村(社区)—网格—微网格—户”基层管理服务新架构。

二是调整视频监控。为继续推进“智慧霞浦”网格化建设,将网格化管理延伸到村级的每个重要角落,2023年完成与宁波北仑广电网络有限公司597路监控摄像头的续租工作(高清枪机440路,高清球机97路,高清卡口枪机60路)。在霞西村新增监控摄像头25路(高清枪机20路,高清球机5路);摄像头移位安装4路(从朱塘村委会移至党章学党和陈华浦新村等地),申报霞浦街道2024年公共视频监控建设点位至北仑区联席会,合计申报85路高清摄像头。为提升工作效率,将2023年五年到期的四个分项监控租赁合同进行了整合,总计133路摄像头,将框架合同内分项合同进行了整合,总计118路摄像头。

三是完善考核机制。《霞浦街道2023年网格化管理工作实施方案》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明确分数细则的考核督查方式,通过以奖代补方式对网格员进行考核奖励。同时完善附加分项目、对优秀事件案例、重点事件及时报送处置予以加分,增加网格员工作积极性。每月对网格工作进行通报,每季度对村社、网格员进行排名、晾晒,对优秀网格长、网格员予以表扬,通过指挥室抓网格长、网格长抓网格员的模式,形成网格工作有序开展新局面。

新的奖励考核措施,特别是考核数据的量化切实提升了网格员的履职能力,完善了以全科网格为基础的精细化管理模式。2023年以来共进行“飞行督查”9次,评选“二星级专职网格员14名”、“一星级专职网格员29名”、“二星级微网格长18名”、“一星级微网格长35名”。

(二)闭环管理,落实上下衔接贯通

一是完善闭环处置机制。完善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的闭环处置机制,实现“指令一贯到底”。同时今年以来,对网格员不定期开展培训,包括对事件报送的类型、处置方式、事件质量、办结方式等规则进行及时的通知指导。截至9月底,累计上报并完成事件处置38461件,其中包括三四级事件2418件;完成民呼我为案件办理(含领导信箱)549件;完成智慧城管、城运平台事件25409件。

二是做好人口底数排摸。采用“大数据+大脚板”的模式开展走访巡查,以微网格为单位辅以“智管家”、“E宁波”系统数据做到无缝隙摸排,全覆盖走访,社情民意无遗漏,以最快的速度,最短的时间将人员排摸到位。目前系统内已录入核查户籍人口数33934人,外来人口数33244人,商事主体数2026家,地址数49684个;走访巡查512459次;走访关注人员和企业64521次;共签注事件38461件事件:其中服务宣传类3437件,矛盾纠纷类385件,风险隐患类2746件,事务处置类31888件,复杂问题类5件。

三是推进“掌上治理”系统。建立“掌上指挥”领导登录群,每周对“掌上治理”应用平台进行晾晒,确保登录到位。及时汇总跟进领导批示情况,加强对三级事件、敏感事件的跟踪督办。充分发挥“掌上指挥”快速便捷功效,推动事件有效处置,形成闭环管理。月底对“掌上指挥”应用和批示情况进行晾晒,做到批示到位,整改及时,整体三、四级事件阅读量占本月三、四级事件总量的90%。

四是开展专项拉练行动。开展“平安护航亚运 网格在行动”、风险隐患大排查等专项拉练,保障事件处置时效性(其中“平安护航亚运”专项拉练一级事件上报即关闭、二级事件上报后 24 小时内处置办结、三级事件上报后48 小时内处置办结)。针对重点人员,重点场所加强关注,加大排查。发挥“一格两群”等群众参与的网络平台作用,倾听民声民意、宣传政策法律、引导正面舆论、发现治理隐患、排查矛盾纠纷。截至目前,累计上报处置专项拉练3073件,其中一级事件2649件,二级事件=36件,三级事件390件。

(三)业务协同,提升办件效能

一是“警网融合”,打好机制组合拳。立足“警格+网格”联动工作的推动,充分发挥网格密集覆盖作用和公安机关的专业职能作用,推动“警网融合”落到实处,切实解决民警在以往“入不了户,交不了心”及网格工作员对于棘手事件必须通过层层流转的难题,打通基层治理的最后一米。实施“警网融合”后,网格联合民警开展义务巡逻200余次,防电诈骗及各类宣传覆盖7万人次,为群众提供便民服务200余次。

二是部门联动,按下处置快捷键。一方面目前平台受理的事件朝着复杂化多样的方向发展,另一方面部门与部门之间存在着职责交叉的情况。平台上时常出现同一事件需要多部门先后层层处理的情况,指挥室通过加强部门联动,对涉及到需要多部门处理的疑难案件,联合各相关部门同时处理高效解决问题。目前已处理诸如长江新花园小区车库违规住人、霞浦老粮站手脚架加工厂物堆料违规占道堆放等10余件需要多部门联动的复杂案件。

(四)抓好试点,树立典型示范。做好“数字管家2.0”试点建设。以山前村为试点,运用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构建“一网统管”平台——数字管家2.0,该平台具有全方位的观测和预警能力,实现了村域治理、农村运行管理过程中的部门联动、业务协同和指挥一体。数字管家包括后台管理数据库,智安山前以及数智乡情两个大屏端、租房管家小程序。数据库通过“大脚板”跑出房屋信息、租户信息、基础设施,将数据全面化、规范化,为后续工作提供准确、科学的分析。智安山前包括租房和作战地图,涵盖出租屋信息、危房位置、消防设备、避灾点等,能及时将信息转化为更可读的图表形式。数智乡情实事展示村情村貌,进行三务公开。小程序便于房东及时更新租户信息,旨在通过房东管租户,村委管房东摸清人口底数。

二、后续工作规划

(一)坚持机制保障,提升运转效率

一是建立网格培训机制,提高工作效率。特别是随着下半年文明城市、自建房排查、消防安全、禁毒宣传等多项活动的开展,任务只增不减,对网格员定期开展“大学习,大练兵”显得尤为重要,通过由点带面、点面结合的方式,提升事件网格员事件报送规范化、质量化,减少“问题案件”、“无效案件”。

二是理顺部门流转机制,落实部门追责。自去年六月份智慧城管平台升级为城运平台后,接收处置案件爆发式增长,今年较原平台增长了3-4倍,就目前增长态势看仍有不断增长的趋势;同时平台处置时间缩短,运行时间延长,对于采集上报案件需要3个小时接收、研判并流转给相关部门,运行时间延长至21:00。暴露出诸如城运平台协同部门响应不及时,处置超时率偏高;职责边界不清,缺少兜底部门等问题。后续将完善工作机制,理顺各个部门的责任清单,落实事件处理责任,及时有效解决上报问题;加强协调配合,明确具体工作职责、时间节点和责任人,确保各项事件落实到位。

三是解决边界不清问题,定期会商研判。特别是将着力解决村社道路与街道市政维护道路边界不清;石灰岙垃圾清理责任不明确等问题。每月召开“四个平台”工作例会,通报运行情况,研判分析相关数据,协商解决存在问题。继续发挥平台作用,对基层网格发现的问题进行快速有效的分派流转和办理处置。对于那些“疑难杂症”,定期协同相关部门开展“会诊”,做到日清月结。

(二)坚持难点着力,突出智慧支持

一是积极探索“网格说事”、“网格治事”。以网格为单位形成一套“多渠说事、精准议事、分类办理、跟踪评价”的说事机制。引导群众说事情摆问题,推动社情民意在“网格”中掌握、便民服务在“网格”中开展、社会治理在“网格”中加强。山前村设置“纪念堂说事”、“河埠头说事”等两类阵地,“房东联盟”“村嫂说情团”等民情队伍。百灵社区通过“网格说事”以“疏堵”结合方式,解决居民反映的“高空飞线问题”,把群众“关键小事”办成“暖心实事”。下一步将积极推广“网格说事”、“网格治事”,切实做好网格“微治理”,问计于民、问需于民,集聚群众智慧,提升网格治理效能。

二是逐步推广“数字管家2.0”。根据山前村“数字管家2.0”建设经验和存在问题进行总结和细化,后续将推广至别的村社。通过该系统小程序,房东能及时更新租户信息,村委管房东能及时摸清人口底数,打破流动人口管理无法掌握一手消息、消息滞后的局面。依托“数字管家2.0”系统,对村社进行全方位的观测和预警,实现村域治理、农村运行管理过程中的部门联动、业务协同和指挥一体。

三是积极推进“智慧霞浦”网格化建设。按照智慧农村管理工作模式,在辖区内各个村的重要地段和主要路口增设监控摄像头,将各村社的监控摄像头进行整合优化及个别的新增扩建,提升辖区内网格化管理,提高网格员工作效率,将网格化管理延伸到村级的每个重要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