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双减”工作专班通过建立部门联动机制,相关成员单位协同,精准施策,强化实地监管和督查,抓好整改整治,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及成效。
(一)学科类隐形变异培训乱象治理力度进一步加大。探索校外培训“监管一件事”模式,在全省率先落地校外培训机构行政处罚,实行执法线索“线上划转”。教育、综执两部门联合查处,已累计立案35起,结案25起,终止办理8起,2起正在办理中,处罚金额共约130余万元。
(二)非学科类培训机构纳管实现全覆盖。区科技局、文广旅体局提升非学科类培训机构的纳管率,截至10月份,全区所有底数机构都已纳入全国校外教育培训监管与服务综合平台,纳管率达到100%。已合规非学科类机构开通监管账户支付渠道的比率达到100%。
(三)监管工作经验在全省得到推广。在日常监管中,我区主抓校外培训从业人员、培训材料、规范收费等重点领域,成效明显。10月份,我区“一表四抓”校外培训材料管理经验还被《浙江省“双减”工作动态》录用,在全省推广。
(四)加强校外培训机构广告监管。区教育局已全部回收原65家学科类培训机构校牌、机构荣誉等,督促落实机构原门头改换。通过清理校外培训机构的违规广告,进一步规范了宣传行为,增强了家长和学生的知情权和选择权。
(五)创新监管执法体系建设。区教育局会同区综合行政执法局构建了“全流程”执法闭环工作机制,包括协同执法、队伍建设和创新执法,走在省市前列。一是打好“协同”牌,推动执法合力提升;二是打好“队伍”牌,推动执法水平提升;三是打好“创新”牌,推动执法效能提升。目前,我区相关部门各司其职,归口管理各类培训机构,已初步形成“教育吹哨、部门报到”的监管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