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门双烈士!北仑这座百年老宅变身“红馆”,还获赠烈士随身携带遗物
发布时间:2022-06-10 17:10:15 来源:区传媒中心 阅读次数:

知所从来,方明所去。

6月9日下午,北仑区白峰街道小门村,百年宅第徐氏故居经修缮重整后正式对外开放。同时,这座清晚期的宅第民居,还因为蕴含着的一门双烈士革命故事,被赋予了新的生命力——当地首个“红色记忆馆”揭牌。

徐氏故居坐西北朝东南,占地1090平方米,由前后两个三合院组成,上下两层共20多个房间。这里是革命烈士徐建农和徐长海出生、成长的地方。

徐建农从小受革命思想熏陶,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一直在郭巨、柴桥等地积极开展抗日活动。1942年4月2日,按照上级党组织指示,去柴桥上傅收缴一支土匪部队枪支,在缴枪回来的路上遭日伪军伏击,不幸被捕。4月6日,在三山(今春晓)咸昶西大溪坑青龙碶就义,年仅31岁。次年,小一岁的胞弟徐长海因叛徒出卖遇袭,翌日在柴桥大溟山嘴英勇就义。

“为表彰徐建农、徐长海两位抗日英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党和政府授予他们家庭‘一门双烈士’的光荣称号,并在小门建烈士墓。2005年4月,白峰革命烈士陵园成立;2018年,徐氏故居被列为北仑区文物保护点……”在解说员的动情讲解下,馆内展陈的老物件、老照片,带人重温了那一段段烽火岁月。

不只是“一门双烈士”,参加过抗美援朝的老兵徐德明、荣获战斗勋章的徐堪、传递党组织情报的金程远等一批革命年代英雄人物也都是从徐氏故居走出的。去年,小门村入选“省级红村”创建单位,将以本次“红馆”开馆为契机,持续擦亮红村品牌,汲取红色文化力量,点燃共同富裕“精神火花”。

“父亲告诉我,这把佩刀是爷爷生前随身携带之物,哪怕是晚上睡觉也藏在枕边,可以判断,他当时的处境很危险。”徐峰表示,祖辈为革命事业抛头颅、洒热血,让这把佩刀回到家乡才是最好的归宿,可以让这段光荣历史被更多人了解、传承。

为了参加开馆仪式,徐建农烈士长孙徐峰从海南赶来,并向“红馆”捐赠爷爷生前佩刀。这是徐峰第三次踏上故土,每一次都有新鲜的感觉。“我父亲5岁时爷爷就牺牲了,10岁左右就离开了白峰,但他给我取名‘峰’,就是让我永远不要忘记自己的根在白峰。”一头银发的徐峰说,“爷爷和叔公为了让更多人过上好日子,甘愿奉献自己的生命,如今,看到白峰的变化这么大,人民生活越来越好,他们应该也会感到很欣慰吧。”

随着“红色记忆馆”揭牌开馆,“小门xin·共富向未来项目”也正式启动。小门村将以本地海防军事文化为核心,整合历史文化资源、生产生活资源、自然生态资源,形成以研学体验与教育培训为核心功能,以文化创意为核心动力的研学旅游产业区。

“我们将全力推进小门省级红村和未来乡村建设,加速绘制共富单元新图景,为建设‘开发开放标杆地、一流强区排头兵’贡献更多力量。”白峰街道党工委书记蔡南耀说。(通讯员 浦薇薇 陈维波 刘 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