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页
>年度数据分析报告

北仑区流动人口数据分析报告(2017年)

发表日期:2020-09-22 14:18:26 阅读次数: 来源:区流管办

        长期以来,流动人口为北仑区的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截至2018年1月,北仑区共有流动人口56.9万人,比常住户籍人口多出约19万人(北仑区户籍人口38万人),是全大市第一个人口比例倒挂的区(倒挂比为1:1.5)。2017年区流管办启动了北仑流管工作2.0升级版,建设了e乡北仑智能服务平台,打造“大数据+流动人口”的北仑模式,现将我区流动人口2017年1月与2018年1月的大数据分析如下(因2017年1月为春节,2018年2月为春节,数据会有一定影响):

2008年--2017年北仑区流动人口变化趋势图

一、流动人口年龄结构情况

2018年1月:未成年人(16周岁以下)有39126人,占总人数的6.88%;青年(16-40周岁)有347254人,占总人数的61.03%;中年(41-60周岁)有167069人,占总人数的29.36%;老年(60周岁以上)有15533人,占2.73%。具体见下图:

2017年1月:未成年人(16周岁以下)有39304人,占总人数的7.46%;青年(16-40周岁)有321968人,占总人数的61.11%;中年(41-60周岁)有152370人,占总人数的28.92%;老年(60周岁以上)有13259人,占总人数2.52%。具体见下图:

 

同比情况:

对比项目

2018年1

2017年1

人数增减(人)

同比增幅

流动人口总人数

568982

526901

42081

8.0%

未成年人(16周岁以下)

39126

39304

-178

-0.5%

青年(16-40周岁)

347254

321968

25286

7.9%

中年(41-60周岁)

167069

152370

14699

9.6%

老年(60周岁以上)

15533

13259

2274

17.2%

      2018年1月:来自省内的有41645人,占总人数的7.32%;外省的有527337人,占总人数的92.68%;其中省外的以皖、豫、川中西部三地为主,共有265324人,占总人数的46.63%(皖125094人、豫74483人、川65747人,分别占总数的21.99%、13.09%、11.56%)。具体见下表:二、流动人口来源地情况

序号

省(市区)

人数

所占比例

序号

省(市区)

人数

所占比例

1

安徽

125094

21.99%

18

福建

3301

0.58%

2

河南

74483

13.09%

19

河北

2742

0.48%

3

四川

65747

11.56%

20

辽宁

2558

0.45%

4

浙江

41645

7.32%

21

吉林

2475

0.43%

5

贵州

36352

6.39%

22

广东

1216

0.21%

6

江西

31236

5.49%

23

内蒙古自治区

1075

0.19%

7

湖北

29717

5.22%

24

新疆

960

0.17%

8

山东

29385

5.16%

25

上海

858

0.15%

9

湖南

27936

4.91%

26

青海

558

0.10%

10

江苏

19350

3.40%

27

海南

251

0.04%

11

重庆

16585

2.91%

28

宁夏

230

0.04%

12

陕西

16390

2.88%

29

天津

174

0.03%

13

云南

15383

2.70%

30

北京

144

0.03%

14

黑龙江省

8279

1.46%

31

西藏

11

0.00%

15

甘肃

7334

1.29%

32

香港

1

0.00%

16

广西

3796

0.67%

33

澳门

0

0.00%

17

山西

3716

0.65%





2017年1月:来自省内的有40845人,占总人数的7.75%;外省的有486056人,占总人数的92.25%;其中省外的以皖、豫、川中西部三地为主,共有245843人,占总人数的46.66%(皖120639人、豫64605人、川60599人,分别占总人数的22.90%、12.26%、11.50%)。具体见下表:

序号

省(市区)

人数

所占比例

序号

省(市区)

人数

所占比例

1

安徽

120639

22.90%

18

福建

3094

0.59%

2

河南

64605

12.26%

19

河北

2533

0.48%

3

四川

60599

11.50%

20

辽宁

2149

0.41%

4

浙江

40845

7.75%

21

吉林

2124

0.40%

5

贵州

32860

6.24%

22

广东

1170

0.22%

6

江西

29591

5.62%

23

内蒙古

904

0.17%

7

山东

28406

5.39%

24

上海

849

0.16%

8

湖北

27723

5.26%

25

新疆

808

0.15%

9

湖南

26089

4.95%

26

青海

523

0.10%

10

江苏

18442

3.50%

27

海南

294

0.06%

11

重庆

15446

2.93%

28

宁夏

207

0.04%

12

陕西

14350

2.72%

29

天津

164

0.03%

13

云南

12545

2.38%

30

北京

121

0.02%

14

黑龙江

6922

1.31%

31

西藏

9

0.00%

15

甘肃

6189

1.17%

32

香港

14

0.00%

16

广西

3561

0.68%

33

澳门

1

0.00%

17

山西

3125

0.59%





同比情况:


对比项目

2018年1

2017年1

同比增减

同比增幅

省内人数

41645

40845

800

2.0%

省外人数

527337

486056

41281

8.5%

安徽、河南、四川三省

265324

245843

19481

7.9%

安徽(皖)

125094

120639

4455

3.7%

河南(豫)

74483

64605

9878

15.3%

四川(川)

65747

60599

5148

8.5%



序号

省(市区)

人数

所占比例

人数增减

同比增幅

1

安徽

125094

21.99%

4455

3.7%

2

河南

74483

13.09%

9878

15.3%

3

四川

65747

11.56%

5148

8.5%

4

浙江

41645

7.32%

800

2.0%

5

贵州

36352

6.39%

3492

10.6%

6

江西

31236

5.49%

1645

5.6%

7

湖北

29717

5.22%

1994

7.2%

8

山东

29385

5.16%

979

3.4%

9

湖南

27936

4.91%

1847

7.1%

10

江苏

19350

3.40%

908

4.9%

11

重庆

16585

2.91%

1139

7.4%

12

陕西

16390

2.88%

2040

14.2%

13

云南

15383

2.70%

2838

22.6%

14

黑龙江

8279

1.46%

1357

19.6%

15

甘肃

7334

1.29%

1145

18.5%

16

广西

3796

0.67%

235

6.6%

17

山西

3716

0.65%

591

18.9%

18

福建

3301

0.58%

207

6.7%

19

河北

2742

0.48%

209

8.3%

20

辽宁

2558

0.45%

409

19.0%

21

吉林

2475

0.43%

351

16.5%

22

广东

1216

0.21%

46

3.9%

23

内蒙古

1075

0.19%

171

18.9%

24

新疆

960

0.17%

152

18.8%

25

上海

858

0.15%

9

1.1%

26

青海

558

0.10%

35

6.7%

27

海南

251

0.04%

-43

-14.6%

28

宁夏

230

0.04%

23

11.1%

29

天津

174

0.03%

10

6.1%

30

北京

144

0.03%

23

19.0%

31

西藏

11

0.00%

2

22.2%

32

香港

1

0.00%

-13

-92.9%

33

澳门

0

0.00%

-1

-100.0%

三、流动人口区域分布情况

2018年1月:主要分布在新碶、大碶、小港(戚家山),共有432952人,占总人数的76.09%,其中新碶183966人,占32.33%;大碶112531人,占19.78%;小港(戚家山)136455人,占23.98%;其它七个辖区共有136030人,占总人数的23.91%。具体见下图:

2017年1月:主要分布在新碶、大碶、小港(戚家山),共有409558人,占总人数的77.73%,其中新碶183666人,大碶106910人,小港(戚家山)118982人,分别占总人数的34.86%、20.29%、22.58%。;其它七个辖区共有117343人,占总人数的22.27%。具体见下图:

同比数据:

对比项目

2018年1

2017年1

同比增减

同比增幅

新碶

183966

183666

300

0.2%

大碶

112531

106910

5621

5.3%

小港

136455

118982

17473

14.7%

霞浦

44060

44000

60

0.1%

柴桥

21695

20077

1618

8.1%

白峰

6317

6402

-85

-1.3%

春晓

24579

18879

5700

30.2%

郭巨

3188

1679

1509

89.9%

梅山

3546

3571

-25

-0.7%

甬保

32645

22735

9910

43.6%

四、流动人口居住时间情况

2018年1月:居住半年以下时间的有96221人,占总流动人口的16.91%;居住半年至一年时间的有134607人,占总流动人口的23.66%;居住一年至五年时间的有290361人,占总流动人口的51.03%;居住五年以上时间的有47793人,占8.40%。具体见下图:

2017年1月:我区流动人口居住半年以下时间的有101897人,占总人数的19.34%;居住半年至一年时间的有154418人,占总人数的29.31%;一年至五年时间的有233090人,占总人数的44.24%;居住五年以上时间的有37496人,占总人数的7.12%。具体见下图:

同比情况:

对比项目

2018年1

2017年1

同比增减

同比增幅

居住半年以下

96221

101897

-5676

-5.6%

居住半年至一年

134607

154418

-19811

-12.8%

居住一年至五年

290361

233090

57271

24.6%

居住五年以上

47793

37496

10297

27.5%

      2018年1月:初中、小学及未说明人员共有437766人,占全区流动人口76.94%;其中初中文化最多,有353000人,占62.04%;小学文化43891人,占7.71%;未说明40875人,占7.18%。高中及高中以上文化131216人,占全区总流动人口的23.06%,具体见下图:五、流动人口文化程度情况

 

2017年1月:初中、小学及文盲半文盲人员占多数,共有410917人,占总人数的77.99%;其中又以初中文化人数最多,有330141人,占62.66%;小学文化39952人,占7.58%;文盲半文盲40824人,占7.75%。高中及高中以上文化115984人,占总人数的21.01%,具体见下图:

同比情况:

对比项目

2018年1

2017年1

同比增减

同比增幅

文盲半文盲

40875

40824

51

0.1%

小学

43891

39952

3939

9.9%

初中

353000

330141

22859

6.9%

高中及以上

131216

115984

15232

13.1%

      2018年1月:我区流动人口中以居住在租赁房屋和单位内部为主,共有503545人,占总流动人口的88.50%,其中居住在租赁房屋的399343人,占70.19%;居住在单位内部的104202人,占18.31%;居住在居民家中、旅店、工地现场等其它地方的有65437人,占11.50%;具体见下图:六、流动人口居住情况

 

2017年1月:我区流动人口中以居住在租赁房屋和单位内部为主,共有471871人,占总人数的89.56%,其中居住在租赁房屋的有370305人,占70.28%;居住在单位内部的101566人,占19.28%;居住在居民家中、旅店、工地现场等其它地方的有55030人,占总人数的10.44%。具体见下图:

 

同比情况:

对比项目

2018年1

2017年1

同比增减

同比增幅

租赁房屋

399343

370305

29038

7.8%

居住在单位内部

104202

101566

2636

2.6%

居住在居民家中、旅店、工地现场等其它地方

65437

55030

10407

18.9%

      2018年1月:我区流动人口以务工、务农、经商、服务业四种职业为主,共计500099人,占总流动人口的87.89%;其中务工有475882人,占总人数的83.64%;务农3594人,占总人数的0.63%;经商9427人,占总人数的1.66%;从事服务业11196人,占总人数的1.97%;从事其它(因公出差、借病医疗、当保姆、投亲靠友、探亲访友、旅游观光、无业等)的有68883人,占总人数的12.11%。具体见下图:七、流动人口职业情况

2017年1月:我区流动人口以务工、务农、经商、服务四种职业为主,共计457915人,占总人数的86.91%;其中务工433195人,占82.22%;务农3468人,占0.66%;经商9952人,占1.89%;服务业11300人,占2.14%;从事其它(就读、随迁学龄前子女、治病疗养、投亲靠友、探亲访友、旅游观光、无业等)的有68986人,占总人数的12.09%。具体见下图:

 

同比情况:

对比项目

2018年1

2017年1

同比增减

同比增幅

务工

475882

433195

42687

9.9%

务农

3594

3468

126

3.6%

经商

9427

9952

-525

-5.3%

服务业

11196

11300

-104

-0.9%

其他

68883

68986

-103

-0.1%

八、流动人口数据变化呈现特点

一是流动人口总量稳步增长。我区流动人口数量在2012年达到顶峰60.2万,后由于经济形势相对持续低迷,加之腾笼换鸟及机器换人政策的推进,区内企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2013年流动人口数量缩减至48.2万人。自2013年以来,流动人口数量稳步上升,年均增速达4%左右,2018年1月同比增长8.0%。一方面流动人口增长数据与我区GDP稳步增长相对应,说明区内企业总体经营状况良好,稳中有升;另一方面,也说明我区对流动人口仍具有较强吸引力。

二是流动人口已成为北仑产业工人的主体力量。据区人社局2017年度人力资源调查数据显示:本次调查的人力资源总数768912人,其中城镇人员61104人,农村人员119045人,被征地人员69608人,外来劳动力519155人,分别占人力资源总数的7.95%,15.48%,9.05%,67.52%。从调查数据看,流动人口劳动力所占比例已经大大超过半数,说明我区的经济发展已经离不开大量外来务工人员的积极参与,特别是服务行业和制造行业,劳动力需求旺盛,本地户籍的劳动力已远远满足不了企业的用工需求。

三是流动人口年龄结构仍以中青年为主。56.9万流动人口中,中青年达到51万多,占比达90%左右。其中,青年34.7万,占比61.0%。2018年1月同比增长的4.2万人中,青年占2.5万,中年占1.5万。中青年的流入,为我区港口、汽车、石化、纺织、文具等产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同时,青年人相对文化程度较高,有利于我区现代服务业发展及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但另一方面,这也加剧了我区公共服务资源,尤其是教育资源的紧张性。

四是流动人口文化程度不断提高。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流动人口同比增速达到13.1%,大幅度高于初中、小学文化程度的增幅。一方面是得益于我国总体教育质量、水平的提升,另一方面也得益于青年人的持续流入。随着青年人子女的成长,我区流动人口文化程度有望不断增长。

五是流动人口来源地仍以中西部地区为主。省外流入的52.7万中,安徽、河南、四川三省26.5万,占比过半。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来自北京、上海、香港等经济发达地区的人口数量可以忽略不计,这与全宁波市的统计数据相吻合。总体来看,我区对经济发达地区人口的吸引力大体上处于全市平均水平,而宁波市对比苏州、杭州等城市则处于劣势。

六是流动人口居住方式以租赁房屋为主。务工人员约48万,占总人数的82.22%,同比增长9.9%;租赁房屋居住的人数约40万,占总人数的70.19%,同比增长7.8%。部分收入较低的群体,对房价、租金的承受能力低,成群居住在相对便宜的城中村出租房、城市边缘的城郊结合部,这些住房往往居住条件简陋,相当一部分是违章建筑,配套设施少,“脏、乱、差”问题突出,公共卫生状况更令人担忧,存在诸多社会安全隐患。我区自2017年以来启动非法“群租群居”三年整治计划,主要目的,就是整治安全隐患,确保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七是流动人口长期居住意愿变强。根据同比数据,居住半年以下及半年至一年的人数,同比大幅下降,而居住一年至五年及五年以上的人数,同比大幅增长,涨幅分别为24.6%和27.5%,另外据区卫计局提供的数据2016年-2017年本地户籍新生儿出生分别为3809和3571人,流动人口新生儿出生为4194和4096人,流动人口的新生儿出生数已超过本地户籍。以上数据说明,流动人口在我区长期居住的意愿明显增强。

八是春晓区块流动人口快速增长。从总量上看,我区流动人口分部仍以新碶、小港(戚家山)、大碶为主,分别达到18.4万、13.6万、11.3万。从增速来看,春晓同比增幅达到30.2%。随着梅山开发开放的不断推进,部分大项目已经进入“开花结果”期,宁波大学梅山校区、康达医疗园等一大批项目也将投入使用,随之而来的流动人口也将加速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