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国际海洋生态科技城进入推进阶段。(俞永均 供图)
本报记者 俞永均
北仑记者站 金旭孟
八年大跨越:从1.0版到4.0版
“规划建设梅山新区,是省委,省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即在沿海区域有条件的地方设立一些创新发展,开放发展,提升发展的特殊平台。北仑区将不折不扣地抓落实,抓实施,努力打造4.0版的梅山新区,使之成为继舟山群岛新区后浙江第二个国家级新区。”市委常委,北仑区委书记,宁波国际海洋生态科技城党工委书记马卫光表示。
2008年2月24日,国务院批准设立宁波梅山保税港区,这是继上海洋山,天津东疆,大连大窑湾,海南洋浦之后的中国第五个保税港区,由此拉开了梅山大开发大开放的序幕。
八年来,梅山保税港区充分利用港区泊位的优势,把宁波港区,北仑港区,大榭港区,穿山港区延伸到梅山港区,1号至5号泊位建成投用,6号至10号泊位实质性开工建设,实现了港和区的融合发展。去年,梅山保税港区集装箱吞吐量达到220万标箱,同比增长43.11%。
依托保税港区优势,2011年,梅山把春晓,郭巨等周边区域纳入,成立了国际物流产业集聚区,在港区的基础上集聚物流,贸易等港口服务业。4年来,梅山国际物流产业集聚区发展态势喜人,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在全省15个产业集聚区位居第三。
去年,市委,市政府把梅山作为港口经济圈的核心区,并赋予更高的使命,成立了宁波国际海洋生态科技城。与以往相比,海洋科技城的定位更加宽广,在原来港口,贸易,物流的基础上,新增科技,文化,旅游,金融,高端研发制造等功能。
“如果把梅山保税港区比喻为梅山的1.0版,那么这几年,梅山已经走过了2.0版---梅山国际物流产业集聚区,3.0版---宁波国际海洋生态科技城。现在,梅山正在按照省,市要求,全力打造4.0版。”马卫光说,1.0版强调功能培育,2.0版强调产业集聚,3.0版突出创新驱动,4.0版则要求全面开放创新提升,在贯彻落实国家“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战略和“港口经济圈”核心区建设中拉高定位,进一步融入国家战略,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开放创新平台。
“十三五”新愿景:全力打造港湾新区
目前,规划建设梅山新区已被纳入浙江省“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纲要。根据纲要,梅山新区将打造成为面向环太平洋经济圈的海上开放门户,成为我省的重大开放创新平台。
“十三五”开局之年,梅山肩负新使命再出发。业内专家认为,这与梅山所处的地理位置,产业布局及开放历史密切相关,它具备建设港湾新区的所有条件。
梅山所处的北仑区,是我国对外开放的排头兵。早在1984年10月,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就成为国家级开发区。随后,大榭开发区,宁波保税区,宁波出口加工区,宁波梅山保税港区等国家级开发区先后获批,北仑成为全国开放程度最高的区域。
三十多年来,北仑区开放开发一直走在全省前列,开放型经济发展迅猛。2015年,全区实际利用外资10.8亿美元,实际利用内资110亿元,吸引浙商回归资金105亿元,均居全市首位;完成外贸进出口总额178亿美元,其中进出口商品采购贸易改革示范区完成40.5亿美元,同比增长75.7%,在全国同类试点单位中位居第三。
近年来,梅山按照省,市战略部署,以“率先实现国际化”为主线,以“千亿级科技创智岛”“千亿级国际贸易岛”“千亿级财富管理岛”“千万级蓝海休闲岛”建设为主抓手,高端产业布局日益明晰。去年,国际互联网+广场,中国(宁波)广告交易中心,国际航运大厦,直升机综合体,涌金木材交易中心等多个重大项目签约,宁波大学梅山海洋科教园,康达医疗产业园,梅山海洋金融小镇项目启动,总投资超百亿元。
“毫无疑问,梅山新区将是北仑30多年开发建设历程的‘集成版’,也是新常态下浙江和宁波开发开放的‘升级版’,成为浙江和宁波参与国家“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战略,打造港口经济圈的新平台和新引擎。”市商务委副主任,副书记孙义为,十分看好梅山新区前景。
发展路径:梅山,舟山新区要“珠联璧合”
记者在省“十三五”发展规划纲要中看到,“支持宁波规划建设梅山新区”与“争取设立舟山自由贸易港区”放在了同样重要的位置,最终目的是全力打造重大开放平台,全方位提升宁波舟山口岸开放水平。
宁波市发展规划研究院副院长刘兴景博士认为,梅山新区将成为浙江继舟山群岛新区之后申报的第二个国家级新区,“十三五”期间要与舟山群岛新区错位发展,力争“珠联璧合”,在推动浙江开发开放中发挥更大作用。
当前,国家级新区已成为各地落实国家战略的重大开放发展平台。北仑区委政研室主任蔡骋宇认为,梅山新区要借鉴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等改革发展经验,强化对外开放体制机制优势,充分发挥梅山对外开放龙头辐射作用,促进优势互补,功能互通,资源集聚,产业集群,努力提升在国家新一轮开放格局中的整体优势和综合竞争力。重点是促进三个提升:一是促进开放水平提升,推进“重点园区式开放”向“区域整体性开放”跨越;二是促进开放能级提升,探索建设“海上丝路门户”国际级自由贸易港试验区;三是促进开放目标提升,打造全方位开放和全域化创新高地。
未来,梅山新区如何与舟山群岛新区协同联动,打造成为浙江开发开放的“双子星”?宁波国际海洋生态科技城经济发展局局长黄荣程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他认为,梅山必须牢牢把握“港口,开放,产业”核心优势,全力做好“三合”文章:
一是推进体制整合。充分叠加并放大各国家级开放功能区域的功能优势,建立统分结合的高效体制机制,以制度创新,协同发展强化区域发展综合竞争力;
二是推进产业聚合。立足现有基础,紧跟发展前沿,在产业上聚焦高端,精准定位,充分聚合智造,港航,贸易,金融等多元业态,大力培育发展新技术,新产业,新模式,新业态,构建高智高值高能产业体系,努力成为省市提升创新能力,开放水平,智造层次的龙头和示范;
三是推进功能融合。坚持“港,产,城,人”全面融合发展理念,以港为先,以产为核,以城为基,以人为本,多维度促进功能融合,拉长“长板”,补齐“短板”,打造生态生活生产并重,创业创新创造联动,宜居宜业宜游一体,港产城人融合发展的高能级开放创新大平台。
梅山打造高端进口商品集散中心
去年卖出2263辆进口汽车,78架直升机
本报记者 俞永均
北仑记者站 卢江丽 金旭孟
这两天,华东地区首家直升机5S店---宁波捷德航空总经理孙立国有点忙。“春节快到了,生意特别好,最近一个月卖掉了好多架直升机。”孙立国说,其中一位深圳客户买了一架价值5500万元的直升机供私人享用,山东,温州等地的客户买了几架上千万元的直升机用于商务飞行。2015年,捷德航空。易达中心共卖出78架直升机,营业额超过4亿元。
从进口食品,日用品到进口汽车,直升机,如今,梅山保税港区全力打造的进口商品集散中心愈发成熟并初具规模。
在中信港通进口车体验中心,每天前来看车,购车的人一波接着一波,不少人来自台州,温州等周边地区。“我们的进口车比中规车要便宜10%至15%,也就是说,一辆价值100万元的车能省十多万元,可以再买一辆小车了。”五一进口车有关负责人表示。据统计,去年一年,梅山保税港区累积到港申报汽车整车2263辆,同比增长40.3%;进口货值7.57亿元,同比增长45.86%。
上月初,梅山进口商品直销中心将一楼改造成进口商品超市,增加箱包,鞋子,小家电,化妆品等商品,生意十分火爆。“我们这里好几款包都已经卖断货了。”进口商品直销中心负责人告诉记者,1月份销售额环比增加了50余万元。
据悉,今年上半年,宁波捷德航空还将在梅山投资建设二期项目,总投资20亿元,飞机组装,通航运营,飞行培训等将成为主要业务。“到时候,市民可以来这里进行飞行培训,预计2个月到3个月便能考出驾照,费用在25万元左右。”孙立国透露,随着飞机业务的逐渐成熟,今年公司还将引进小众跑车,价格在100万元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