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望历史感慨万千 共话盛事豪情满怀——全区干部群众收看抗战胜利70周年纪念大会
发表日期:2015-09-06 14:49:45 阅读次数: 信息来源:《北仑新区时刊》2015年9月6日 1版


p1_b.jpg


9月3日上午,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中国人民以盛大阅兵仪式,同世界人民一道纪念抗战胜利这个伟大的日子。当天,全区广大干部群众守在电视机前,收看阅兵盛况。他们当中有躺在病床上的抗战老兵、有受日军残害者的遗属,还有城乡居民、部队官兵、企业员工、在校学生……大家在为祖国强大而自豪的同时,纷纷表示,要将爱国激情转化为建设祖国的强大动力,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自己的贡献。

抗战老兵林海发:这是给下一代最好的爱国主义教育

9月3日,如果说普通市民看阅兵热血沸腾,那么这场阅兵仪式对抗战老兵林海发而言,可谓是百感交集。

今年80岁的林海发,是名抗战老兵。10岁那年,他在宁波行乞时遇到新四军浙东游击纵队地下党员被收留,帮助往梁弄送过日伪情报,之后一直跟随浙东游击纵队一路北上,在党的抚育下逐渐成长。几天前,他因为身体不适被送往宁波第一医院,现在该院血液科接受治疗。考虑到林海发的病情,医院将他安排在一间没有电视机的病房里。阅兵仪式当天,林海发向照顾他的小女儿和外孙女提出了一个要求:看一看阅兵仪式。为此,林海发的外孙女用手机给老人看起了阅兵式。 

虽然屏幕很小,但林海发一直看得很投入。当看到抗战老战士出现在阅兵仪式分列式时,林海发拖着病体,在病床上向银幕上的老兵敬了一个庄重的军礼。“当年抗日,老一辈人牺牲很大,祖国没有忘记他们,逝去的战友也会非常高兴,因为他们用生命换来的共同梦想终于得以实现。祖国富强,人民幸福,今天的和平来之不易。”看着阅兵式中先进的武器装备,林海发感慨万千,以前要是有这么多先进的武器抵御外敌,我们国家也不会牺牲这么多人。

林海发说:“这是国家给咱们抗战老兵的一次献礼,也是给下一代最好的爱国主义教育。”

(记者 匡野 通讯员 沈琼云) 

受害者遗属朱永根:希望世界和平,远离战争

9月3日早上9点,得知电视将会直播抗战胜利70周年阅兵仪式,梅山乡梅东村民朱永根夫妇早早来到盘峙老年活动中心,和村民们一起,在电视机前等待着。

今年75岁的朱永根是梅东炮台人。1940年农历四月初一,一支13人的日军小分队在梅山岛登陆,欲搜查游击队队员。搜查过程中,日军肆意烧毁房屋,残害无辜村民,朱永根的父亲朱信定便是被杀害村民中的一人。“那年,我父亲23岁,正在邻居家里聊天,突然日军进来,当场将他枪杀,枪口就对准了他的印堂正中位置,子弹穿过脑袋,打在了后面的墙上。”朱永根说,当时他只是一个8个月大的襁褓婴儿,父亲被日军残杀的事情是自己从乡亲和母亲的口中得知的。

据梅东村年纪较长的村民介绍,朱信定皮肤较白,日军看到他时,觉得他像游击队员,便当场将他杀害。

观看阅兵仪式时,朱永根始终握紧双手,看到动情时,眼泪便情不自禁地掉下来。朱永根告诉记者,父亲被日军残杀后,他与母亲以及长自己两岁的哥哥一起艰难度日,母亲吃了不少苦,一直未改嫁,靠捕鱼养活他和哥哥。“如今母亲与哥哥都已去世。”朱永根说,这场阅兵式,他是代父亲看的,看看祖国日渐强大,再也不用受人肆意蹂躏,也不会再有人跟父亲一样无辜被外敌杀害。他希望世界和平,远离战争。

(记者 匡野 通讯员 沈琼云) 

驻仑部队官兵:不忘国耻,居安思危

9月3日上午,驻仑部队组织官兵收看了阅兵仪式,记者分别走访了位于小港的73805部队和浙江海警二支队,和官兵们共同感受这激动人心的时刻。

上午9点多,73805部队的官兵们身着军装,早早坐在了会议室的大屏幕前,一脸的自豪和庄严。当威武雄壮的阅兵仪式开始后,官兵们神情专注,生怕错过一个细节。“看,那是东风系列导弹,好霸气!”看到现代化武器装备一一登场后,官兵连连赞叹。“平时我们就订阅了一些军事杂志,战士们都爱看,看到这些久闻大名的武器装备在全世界面前亮相,令人振奋。‘牢记历史,不忘国耻,居安思危。’我认为阅兵式的意义就蕴含在这句话中。”教导员张志庆激动地说。

“看到受阅部队方阵整齐的步伐,还有部队配备的主战坦克、洲际导弹、战斗机等先进的武器装备,我感受到了国家的繁荣发展,作为一名军人,我无比自豪。”副班长夏斌告诉记者。

在浙江海警二支队,记者看到官兵们围坐在海警船上客舱的电视机前,一边凝神观看阅兵式,一边手中挥舞着小红旗。今年22岁的林岳青是一名干部,他的父亲也是一名军人,而他从小就跟随父亲在部队长大,这次看阅兵式他心中有着更深的触动。“父亲从小就给我讲过很多抗战历史,讲我们的中国军队如何奋勇反击侵略者,那时我就特别崇拜敬仰。现在国家强大了,我们仍然要有危机意识,在不同岗位尽好各自的职责,努力为国争光。”林岳青说。

“部队经常给我们放抗战电影,请老师来给我们讲述抗战历史课,所以我们对那段历史比较熟知。牢记历史,勿忘国耻,为祖国强大和人民幸福努力工作,是我们所有华夏子孙的责任和使命。”今年24岁、入伍三年的战士杨锋告诉记者。

(记者 王杰 通讯员 刘艽) 

退休干部杨国成:和平年代依然要铭记历史

9月3日一大早,戚家山街道东升社区退休干部杨国成早早地就把电视机打开,和老伴一起期待阅兵式的到来。

杨国成今年65岁,26年前,他开始和同仁们一起着手搜集抗战史实资料。这些年他走访戚家山、小港多处抗战遗址,整理当事人口述内容,绘制当年甬江口的军事设施布置图……并于今年编印了一册《热土》,里面收集了发生在戚家山的抗战往事,留给后人一份真实的抗战记忆。

“早就从新闻上知道了,这一次阅兵式和以往有很多不同。不仅规模大,有外国军队加入,还邀请了很多抗战老兵到现场观礼。”阅兵式还没正式开始,杨国成已经难掩兴奋。

10点整,李克强总理宣布纪念大会开始。看着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检阅部队,受阅部队依次走过主席台,杨国成十分感慨:“这次阅兵,既是纪念抗战的伟大胜利,也是弘扬抗战精神、缅怀先烈,更是在国际上展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新面貌。”

杨国成说,这是全国人民和全世界爱好和平人们的大事。“和平年代,大家依然要铭记历史。我收集历史资料,讲解那段历史,把自己的感受讲给孩子们听,就是希望大家能以先辈为榜样,学习他们顽强拼搏、不怕牺牲的精神,珍爱和平,开创更美好的未来。”

(记者 曾子夏) 

小学生郑喻斐:努力学习,为祖国贡献力量

“昨天晚上看新闻的时候,知道今天的阅兵式要展示很多高科技的武器装备,我挺期待的。”9月3日上午,戚家山街道蔚斗小学六年级的郑喻斐准时守在电视机前,观看抗战胜利70周年阅兵式。

看到抗战老兵们出现在电视屏幕上,郑喻斐说:“五年级的时候,我们学习了讲述南京大屠杀和七七事变经过的课文,老师还带我们到学校旧址纪念馆参观,观看了有关的影片。当时就被战士们不怕牺牲的精神深深地感动。今天见到抗战老兵,虽然已经是满头白发,但是他们为了祖国的尊严,顽强拼搏的精神特别让我敬佩。”

阅兵式上军人们笔挺的身姿、整齐的步伐,坦克、飞机、导弹等先进的武器装备,让这个小姑娘备受鼓舞。“强国有强兵,真的感觉到了祖国的强盛,为自己身为一名中国人而感到无比的自豪。”郑喻斐说,“也感受到了和平的来之不易,我们不能忘记国耻,不能让历史重演。少年强则国强,作为一名学生,我不能像他们一样走上战场保家卫国,只能好好学习,长大后用知识为祖国的繁荣出一份力。”

(记者 曾子夏) 

百灵鸟环保登山俱乐部成员:大家聚在一起看阅兵

9月3日上午9点不到,新碶街道百合社区公共服务中心内就已经坐了不少人,得知当天上午社区会组织观看阅兵式,大家的心情都非常激动。“昨天晚上就没睡好觉,一直想着今天的阅兵呢!这不,一起床就带着孩子赶过来了。”一位居民边忙着搬椅子边说。

10点整,阅兵仪式正式开始,大家的脸上都带着期待与兴奋,一边挥舞着手中的小红旗一边为祖国加油,不少人的脸上还贴上了国旗。

“今天来了有近60个人吧,都是我们百灵鸟环保登山俱乐部的成员。之前在QQ群里说起要组织观看阅兵,报名的人特别多,后来因为场地有限,才没有全部都来。”百合社区负责人说,“大家都觉得在一起观看阅兵要更带劲,不少家住柴桥、小港的成员也特意赶了过来。”

蔡卫萍就是小港红联人,当天也早早地赶到了百合社区公共服务中心。“我们一共来了7个人,除了自己一家三口,还带了孩子的几个同学。在这儿看阅兵有氛围,可以让小孩更好地感受到祖国的繁荣强盛。”她说。

(记者 王珏 通讯员 陈红) 

东盛集成电路:员工放假观看阅兵式

在宁波东盛集成电路元件有限公司的员工宿舍内,看阅兵仪式的人同样挤满了房间。“今天公司给员工们放了一天假,就是让我们看阅兵仪式的。我想着这辈子估计也看不了几次阅兵,就叫了隔壁的几个同事一起过来看,多点人比较热闹,而且可以交流一下感想。”组织者李星华说。

在宿舍中间的桌子上,除了茶水以外,还叠放着好几部手机,李星华告诉记者,为了能专心看电视,大家都主动把手机放到一起。“虽然只是在电视里看阅兵,但心里还是非常激动,好像自己就在现场一样。”李星华说,“通过这次阅兵,我深深地感觉到祖国强大了,我为自己是中国人而感到自豪。”

(记者 王珏 通讯员 陈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