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理之问的北仑求索 高端文化制造业的转型升级之路
发表日期:2015-12-15 10:28:40 阅读次数: 信息来源:《北仑新区时刊》2015年11月27日 1版

       11月23日,贝发集团董事长邱智铭在贝发制笔城接待了远道而来的空调女王董明珠,这是双方跨界合作共同开发高精尖制笔设备的第一次正式会面。接下来,双方将组建专业团队,调研智能化制笔过程中所需开发的设备,并把具体需求确定下来,在经过科学的认证后进行联合研发。

  跨界合作从何而来?这还要从半年前“总理的圆珠笔之问”说起。今年6月,李克强总理发问中国制造:能否造和外国一样好用的笔?从墨水、笔头的技术攻关到制造工艺改进,带着总理之问,邱智铭开始了求索之路。“不久后,我们定会给总理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邱智铭说。

  事实上,求索路上邱智铭并不孤单。“如何造出世界一流的画架、画板?”“如何在开发出世界一流的钢琴后,进一步提高产品附加值?”……在北仑,还有许多文化制造企业在转型升级的道路上不断探索前行。近日,记者深入走访了区域内贝发集团、康大集团、海伦钢琴,了解他们的转型故事。

  贝发:要技术,更要产品

  如何造出和外国一样好用的笔?“制造一支好写的笔,不仅需要品质优良的笔头、墨水,还需要先进的生产设备,将技术转化为产品,进行批量生产。”做了20多年笔的邱智铭对此很清楚。

  据了解,我国一年生产381亿支圆珠笔,其中贝发集团一年生产30多亿支,占全国8.5%,占全球1.45%。贝发笔年销量在世界排第三位,销售额在世界前八位。庞大的市场份额让邱智铭自然而然地成为了亚洲笔王。

  而笔王也有自己的困惑。“4年前,我们专门针对墨水、笔头、工艺等方面进行技术攻关。制笔所需的原料问题已经解决。”邱智铭说,但由于缺乏相应的高端生产设备,他们手上的先进技术无法转化为产品。

  技术有了,但量产设备没有。怎么办?当邱智铭近期在央视2套的《对话》栏目中吐露自己的这个苦恼时,董明珠现场承诺:要进行圆珠笔生产设备的研发,在一年之内研发好圆珠笔生产设备,价钱只有国外提供圆珠笔生产设备价钱的一半!

  董明珠此次伸出援助之手,一起研发制笔装备,无疑给了邱智铭很大的信心。针对这次董明珠的到来,邱智铭也提出了跨界合作的期待:“我希望通过与格力的合作,共同研发出智能化柔性高端设备,制造出真正的好笔;我们也会在材料、工艺、管理、营销等方面做出好的筹划;我们希望可以与格力共同进行全球化的推广,尤其是中国制造业借助跨界合作的力量,融入自身优势,促进制造业的升级。”

  康大:要转型,更要升级

  总理之问不仅震动了中国制笔业,也让其他文化制造企业颇有感触。

  在大榭拥有全国最大美术用品产业园的宁波康大美术用品集团,目前正在生产一批儿童益智类美术用品,供线下实体店销售。目前,该公司第一家线下实体店将于11月28日开业。

  (下转第二版①)   (上接第一版①)21年前,该公司只是一家完全依赖出口的小型外贸公司。2001年,公司开始组建自己的研发团队,开始涉足绘画材料、办公用品的研发,公司成功实现了从贸易企业到“智造”企业的转变。

  “企业要在行业里站稳脚跟,就要有自己的核心技术。”该公司有关负责人介绍,转型之后,更要升级,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2007年,该公司纳米复合画布涂料研制成功,并于2008年申请专利。“普通画布涂料只能保持10年左右,售价10元,融入这一技术,画质涂料可以增加到50年,售价也从10元翻了几番。”这位负责人说。

  2008年,康大公司带头起草了《画架》、《画布框》、《绘画用塑形膏》三项国家标准,并在全国范围内实施。2010年,该公司成为“中国美术用品行业研究中心”,产业园整体搬迁至大榭,为该企业今后的持续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013年,该公司的国家重点攻关项目——新型纳米材料石墨烯在慈溪投产。

  “如何生产出世界一流的画板、画框、画笔等文具美术用品是康大人不懈的追求。”该公司这位负责人说。

  海伦钢琴:要产品,更要价值

  上月,在中国(上海)国际乐器展上,海伦钢琴股份有限公司开发的第一代智能钢琴首次公开亮相。研发团队的主创人员通过现场演示向往来客商介绍智能钢琴电气系统和网络开发特性,以及网络教学教材情况等。

  “智能钢琴是现代高新电声技术、智能控制技术、网络信息技术与传统钢琴相结合的产物。”陈海伦介绍说,通过智能钢琴,上海的钢琴教授可以辅导北仑的学员,北仑学员弹奏好不好,智能钢琴携带的软件系统就可及时作出评价。作为传统钢琴的“智造”产物,智能钢琴也将成为海伦公司拓展艺术培训,打造提供集智能钢琴产品、互联网技术、艺术教育培训为一体综合化文化服务企业。

  据了解,海伦公司自2001年成立以来,不断引进国际先进技术和高端人才,逐步实现了从钢琴配件加工到整琴制造,从贴牌生产到自主研发的转变。2012年—2014年,连续3年获得北美MMR国际乐器评选最有价值钢琴大奖。2012年6月,更是成功登陆创业板,成为国内首家民营钢琴上市公司。

  陈海伦说,总理之问,他也颇有感触,作为一家钢琴制造企业,造出了世界一流的传统钢琴产品后,如何提高产品附加值?如何开拓新领域,如何提升品牌知名度?这一个个的问题,都需要企业去不断探索。

  2011年,海伦公司提出了开发智能钢琴的发展规划,并开始寻找合作机构。2014年9月,该公司又斥资5000万元在宁波设立海伦艺术教育投资有限公司,开始进军艺术教育培训领域。去年,海伦公司整合了多个省份的10家艺术教育机构进行试点,涵盖学员超过4.5万名。今年,第一代智能钢琴成功上市。眼下开发培训教材、打造管理及师资团队、品牌策划等工作正在有条不紊地推进中。

  “互联网教育是‘互联网+’模式最为活跃的领域之一。”陈海伦说,未来,海伦公司将紧紧把握时代契机,将推动智能钢琴及艺术培训教育联动发展,加速公司由传统制造业向综合文化企业的第二次转型升级,并逐步形成未来企业新的利润增长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