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清气正 心齐事成——我区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综述
发表日期:2014-10-21 13:41:00 阅读次数: 信息来源:北仑新区时刊

   本刊记者 董 琳

  初春发芽,金秋结果。8个月来,一股“为民、务实、清廉”的新风吹遍了港城大地。留下的是党员领导干部的足迹,拂过的是千家万户群众的心田。

  2月20日,全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会议召开,标志着教育实践活动正式拉开帷幕。用脑用心地学习教育、听取意见,见人见事地查摆问题、开展批评,有板有眼地整改落实、建章立制,688名县处级以上党员领导干部、1487个基层党组织、27100余名党员带着颗颗真心,给广大市民带来阵阵暖意。

  省委书记夏宝龙在我区调研指导时对大港社区党委“小马拉大车”工作法给予充分肯定,5月7日《人民日报》头版头条报道了此工作法。省委赴宁波督导组,省、市委赴北仑督导组对我区相关做法给予充分肯定,指出我区教育实践活动走在前列、特色明显。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场洗涤灵魂、正本清源、聚焦“四风”、服务群众的教育实践活动,必将载入北仑的史册。

  驰而不息补精神之钙,让学习入脑入心

  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只有把学习教育贯穿活动始终,持续不断补精神之“钙”,驰而不息提高党员干部思想境界,才能从思想深处、认识源头、党性根本上转变党员干部的作风状况和行为方式。

  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群众观、权力观、事业观究竟认识得到不到位?党员干部对照党性宗旨,一条条地扪心自问。

  以“真学真思真用”为主线,区委常委领导率先垂范,全区上下联系实际开展教育实践活动的学习,推动学习入脑入心。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省委、市委重要指示和讲话精神,“三问三观”大讨论,焦裕禄、杨善洲、吴仁宝、大港精神——党员干部纷纷表示,以往角色定位有偏差,这次思想洗礼触动大,大家密切联系群众的意识更强了,下决心要把宗旨意识真正落实到为群众服务的实践中。

  走下去才能倾听心声,面对面才能真诚交流。带着感情和问题,区委常委带头通过搞一次暗访、开一次群众交心会、认领一个“微心愿”、办一件民生实事,深入基层,走亲连心。多角度听取基层意见建议,查找“四风”问题。活动开展以来,区级党员领导干部累计走访教育实践活动联系点552次,征求到意见建议2100余条次,梳理领导班子和干部“四风”问题的意见建议630余条次。

  全区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认真深刻查摆自身问题,书面条目式逐项列出,努力为自己搭准脉象、找准症结。在领导班子的专题民主生活会上,大家自我剖析见真章、相互批评有辣味。一位街道机关干部表示,自己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灵魂触动和精神洗礼,面子扯下了,毒素排出了,心里也敞亮了,联系服务群众的步子更快了。“这次组织生活会要求最严,触动最大,问题指出了,联系服务群众目标也更清晰了,过去的不合时宜的老习惯老套路将一去不复返!”一名基层党员在组织生活会后豁然开朗。

  正本清源抓作风锤炼,让“四风”有去无回

  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四风”问题违背党的性质和宗旨,是当前群众深恶痛绝、反映最强烈的问题,也是损害党群干群关系的重要根源。教育实践活动的主要任务就是聚焦作风建设,集中解决“四风”问题。这是一场触及灵魂的精神洗礼,这是一次抓铁有痕的作风锤炼,这是一次对“四风”顽疾的有力整治。

  “群众路线活动还不就是一阵风!”“轰轰烈烈走过场,走完过场还一样!”对当初这样的一些担心与质疑,8个月来的事实给出了答案。

  活动开展以来,全区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按照“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真正把中央八项规定、省委“28条办法”和“六项禁令”、市委“20条措施”贯彻落实到位。坚持把解决“四风”问题作为整改重点,注重解决群众提出的实际问题,切实做到即知即改、立说立行,全程开展跟踪督查,以整改的实际成效取信于民。

  我区围绕整改落实方案和专项整治内容,创新提出“9+N”的督查模式,重点开展“三公”经费使用、执法履职情况等9项基础性专项督查。1—9月,开展全区性正风肃纪集中检查专项行动75次,出动人员400余人次,检查单位500余家,处理人员40人,对党员干部形成了较强的震慑力,推动了干部作风的好转。

  据统计,1-9月召开的全区性会议比去年同期减少近19%,印发文件减少近15%,表彰评比数量压缩50%;全年“三公”经费预算削减了20%,1-9月,全区三公经费支出同比下降36.8%;全区共清理办公用房17876平方米。与此同时,我区不断夯实基层基础,集中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12个农村软弱涣散党组织全部完成整顿转化。 

  许多群众感到,前些年干部中时有出现的迎来送往、收礼玩乐、吃拿卡要杜绝了,现在干部脚底勤了,态度好了,办事也实诚了,一些困扰多年的问题也得到了解决。

  真心实意走“最后一公里”,让群众满意认可

  心系群众,读懂百姓期待;情牵人民,永葆鱼水深情。践行群众路线,群众是否满意,是否真正提高了幸福感是最根本的评价标准。(下转第四版)   (上接第一版)

  大港社区“小马拉大车”经验、白峰镇干部微信群平台、大碶街道组团联村模式、霞浦街道区域重点工作联动机制……如何解决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全区各乡镇(街道)纷纷开动脑筋,用脚步丈量民情,创新建立了一项项贴近基层实际、有效服务群众的载体。

  大港社区党委团结带领园区10人专职社工、900多名党员组团服务370多家企业、9万余名员工,大港社区“小马拉大车”工作法得到了企业和员工的普遍赞誉。“付出的是种子,得到的是果子。”6年来,9万余名园区职工和谐共处,未发生过一起群体上访事件、严重刑事案件和重大安全生产事故,企业对社区服务满意率高达99%。

  在白峰,机关干部借助微信群帮群众解决难题已成为一种习惯。“借助微信群就是为了给群众解决实际问题。村民都盼着我们下去啊!”镇党委书记何岳忠由衷地告诉记者,实时上传图片和文字信息,信息交流共享更便捷,工作效率更高了,干部为群众办实事的劲头更足了。

  脚上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活动开展以来,全区党员干部已走访农户93430户,全区在职党员认领落实“微心愿”1657个,原先在干群之间的距离感消除了,党员群众的血肉联系进一步增强了。

  围绕服务群众差一步等突出问题,全区组织开展“解决联系群众‘最后一米’问题”专项行动,大力推进300个服务窗口、基层单位提能增效,把改进作风的要求真正落实到“末梢神经”。据悉,目前全区取消、调整或整合行政审批服务事项62项,行政审批事项平均承诺办理时限由3.3个工作日进一步压缩到2.2个工作日。

  全区开发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效是检验教育实践活动成果的另一重要标准。活动中,我区深入开展公共安全提升、重大项目建设提速、生态治理提优、社会民生改善、信访积案化解、基层基础夯实等六大行动,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效。

  在“碧水泱泱绕百村、百名支书治百河”水环境专项整治行动中,128名基层党组织村书记带头签署治水倡议书。以机关事业党员干部为主的企业发展、农业农村和社区建设三大顾问团,进村入户入企,直接服务基层。村党组织书记上台演讲,争取民生实事项目资金,《书记,加油!》电视节目让爱心企业与农村公益项目实现成功对接……

  践行群众路线没有休止符,加强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在教育实践活动中,全区党员干部深化了对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的认识,提升了服务群众的能力和本领,人民群众对党的向心力更强了。看到党员干部的优良作风和倾情付出,全区人民定能激发干事创业的热情,共同奋力谱写壮丽港城新篇章。

出处:《北仑新区时刊》2014年10月21日 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