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0日晚,“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人大代表专题民生夜询会在大碶街道人大代表联络站举行,5名区人大代表和6名区职能部门负责人围桌而坐,围绕中小企业培育、人才引育、园区环境整治等问题展开讨论。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屠斌斌参加,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朱晓雄主持。
营商环境是城市竞争力的生命线。北仑作为全省经济强区、开放前哨,一直都是优化营商环境的“优等生”。自今年4月起,区人大常委会对我区贯彻实施《浙江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的情况开展了全面检查;8月,银泰商圈、富邦广场营商环境观测站相继设立,为精准把脉市场主体需求、持续助推营商环境优化,提供了制度保障和有力抓手。
夜询会上,气氛坦诚而热烈。人大代表们结合前期调研和收集到的社情民意,抛出了一个个具体而实际的问题。“当前中小民营企业正面临严峻挑战,请问区经信局在中小企业培育方面做了哪些工作,对强化中小企业政策支持有哪些打算?”“北仑模具及高端装备产业的人才需求量较大,请问区人社局在高端人才引进、技能人才培养体系、提高人才服务质效方面有哪些举措?”“今年我区在营商环境优化提升方面有哪些谋划,具体将在哪些重点领域开展攻坚突破?”……
面对代表的提问,区营商办、区经信局、区人社局、区市场监管局等职能部门负责人不回避、不推诿,一一予以回应,既详细解读了现有政策,也坦诚分析了当前存在的堵点难点,并提出了下一步的改进思路和解决方案。针对代表提出的进一步推进商事制度便利化等问题,区市场监管局负责人从降低个体创业门槛、优化商事服务机制、推进个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等方面介绍了一系列创新举措;针对人才问题,区人社局负责人介绍了贯穿技能人才全职业生涯的“引、育、留、用”全链条培育体系。
会议强调,优化营商环境贯穿于涉企工作的方方面面,各部门要精准把握政府有所为与有所不为的理念,推进政府作为与企业感知的同频共振,优化有限资源与市场主体的有效配置,持续提升北仑营商环境、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将北仑建设成为服务最优、成本最低、效率最高的“营商环境最优区”,实现民营经济发展新跨越。(记者 叶玉娇 罗博文 通讯员 杨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