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块木玩背后的“双向奔赴”
发布时间:2025-07-04 08:40:40 来源:区传媒中心 阅读次数:

15320417484804.png

云北智创中心 郝玉亮 摄

“今年4月,我们云和木制玩具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内的企业公共服务平台正式投入使用,企业过去要跑七八个地方才能完成专利申报、技术认证及大数据检测等服务的办理,如今在这里一站式就能完成。”云和天启运营管理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说。‌

木制玩具是云和的传统产业、优势产业和支柱产业。目前,全县共有木制玩具生产企业1000多家,产品畅销世界76个国家和地区,产量占全国的56%、世界的40%,2024年行业产值突破75亿元。

亮眼的成绩背后,产业升级的瓶颈日益凸显。如何推动产业集群向价值链高端攀升,成为亟待破解的核心课题。

2017年,“云和木玩童话小镇”建设正式启动,选址在北仑云和两地出资建设、升级的生态旅游文化产业园内,是云和县重点打造的项目之一。其核心目标明确:构建木玩文创高地、幼教研学基地、童话度假胜地“三地支撑”的特色小镇蓝图。

蓝图虽美,现实的挑战却如大山横亘。“云北智创中心投资4亿元,县级财政吃紧,因此2021年云和木制玩具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项目开工后,建设进度滞缓。”北仑区挂职干部,云和县经商科技局副局长王耀耀坦言。

巨额投入及回报周期等现实考量,令云和不少龙头企业望而却步。王耀耀与当地干部一同重新梳理资金脉络,最终确定了多元资金汇聚路径:600万省级文化产业资金与100万省级山海协作资金的及时注入,推动北仑区河海建设投资有限公司与云和县海云建设开发有限公司(由北仑河海与云和城投合资成立)携手共建。

多方聚力,综合体建设开足马力,终于在2024年11月正式启用。截至今年6月,云和木制玩具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已吸引30余家企业和2家实体化研究院入驻,入驻率已超80%。

平台既成,其价值在于赋能产业的深度与广度。

“例如其中的企业公共服务平台,能够为企业省时降本。”王耀耀介绍,营商环境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土壤,“北仑拥有不少企业综合服务平台,能够提供各类服务,希望云和也能搭建更多这类平台,让企业发展无后顾之忧。”

从昔日资金困局的峰回路转,到如今平台效应的生机勃发,云北智创中心的崛起之路,镌刻着北仑与云和山海协作模式从“单向输血”到“双向造血”的深刻嬗变,木玩产业冲刺百亿产值的步伐铿锵有力。

山有所“呼”,海有所“应”。在聚焦木玩产业升级的同时,北仑与云和的产业协作也在更广阔的领域开花结果,自两地开展山海协作以来,已成功达成产业合作项目12个,实到资金超11亿元,有力助推了对口地区传统产业的提升改造和新兴产业的培育孵化。(记者 毛飞英 郝玉亮 谢挺 严武意 通讯员 孙 科 王良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