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心食堂给老人送餐 吴秀琴 供图
为解决老年人吃饭难问题,自2005年起,北仑区陆续建立了56家爱心食堂。一批批爱心志愿者组成送餐队伍,累计为老人送餐500万余次,得到了社会的一致好评。爱心食堂不仅是公益慈善事业发展进程中的一个缩影,也充分诠释了公益慈善事业与民生工程的有效结合。
全社会助力,爱心力量不断凝聚
梅山街道梅西村“爱心食堂”每天要为近70位老年人准备可口的饭菜并提供上门送餐服务。像这样的“爱心食堂”,是北仑区“在仑暖养”居家养老服务项目的一个子项目。20年来,老年助餐项目体系日渐成熟,全区现已建成共享餐厅14家,爱心食堂56家,惠及1300余名老人。
“随着物价上涨、运营成本增高,仅凭财政补助难以维持爱心食堂的有续发展。”区民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为此,从2021年起,区民政局与区慈善总会联合开展“膳行北仑”公益助餐项目。第一期结对三年,共有20家爱心企业及单位组织参与,累计众筹善款280余万元,为在全区48家爱心食堂就餐的老人提高膳食质量。去年2月,区民政局与区慈善总会通过北仑慈善网络公募平台,推出第二期“膳行北仑”公益助餐项目。18家企业认捐116万元,结对资助43家爱心食堂。
“送餐+陪伴”,打造老年人心中的“中心食堂”
从2012年开始,梅西村就成立了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爱心食堂前身),服务辖区内80岁以上的高龄老人、空巢老人、独居老人、重度残疾人、卧床老人。
2019年1月,梅西村新建的爱心食堂落成,并将服务拓展至梅港、梅中等8个相邻村社,每天按时按点送餐,多年的运营在村民心中树立起了良好的口碑。被村民们亲切地称为“中心食堂”。
送餐过程中,志愿者们还主动陪老人聊天、帮忙打扫卫生,甚至代购生活用品,让老人们感受到了亲人般的关怀。除了日常服务,一些爱心企业还组织员工参与送餐,将工会活动变成暖心志愿服务,为老人们平淡的生活带去惊喜与欢乐。
服务“加码”,“一米菜园”里种出幸福“食”光
“土豆是社区菜地种的?难怪吃起来很软糯!”日前,霞浦街道陈华浦社区的“一米菜园”又迎来了大丰收,刚挖出的土豆在第一时间被送到了社区的爱心食堂,“摇身”变成老人们餐桌上的美食。
像这样从菜园到餐桌“无缝链接”式的“加餐”方式,在陈华浦社区常常上演。
据了解,陈华浦社区在原有爱心食堂基础上“服务再提档”,不断探索“一米菜园+爱心食堂”服务模式,通过盘活拆后闲地、“边角料”土地资源,集中打造了6个可食可赏、低成本、可复制的“一米菜园”,作为爱心食堂专用“菜篮子”。
同时,社区还召集党员和居民骨干组成“党群先锋队”,负责蔬菜种植和日常管理工作。“一米菜园”的建立,一定程度上也减轻了爱心食堂的资金压力。(记者 叶玉娇 通讯员 吴秀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