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儿童友好·让城市更美好”北仑区儿童友好城区建设交流活动在区少儿图书馆举行。活动通过成果展示、互动体验、圆桌讨论等丰富环节,全方位呈现了我区在儿童友好城区建设中的创新实践与丰硕成果,并深度交流了推动儿童友好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探索路径。中国儿童中心副主任杨彩霞,宁波市妇联党组书记、主席俞泉云,北仑区委副书记、社会工作部部长、政法委书记胡宇航等出席活动。
胡宇航在致辞中指出,建设儿童友好城区是提升城市品质、增进民生福祉的重要举措。北仑作为全国首批儿童友好城市建设区县,始终将儿童发展置于城市建设突出位置,通过创新机制、整合资源,推动儿童友好理念融入城市发展各领域,让理念转化为可感可及的现实。
俞泉云表示,打造儿童友好城市是共同富裕示范先行的必然要求。推动宁波及北仑儿童友好工作,需把握三个方向:筑牢根基,强化保障,坚持儿童中心思想,优化服务、完善北仑基建与场景,保障公平可及;彰显特色,打造品牌,将北仑文化融入场景,培育特色项目,融合文脉与童趣;提升层次,创新模式,构建协同机制,整合各方资源,提升建设质效。
活动现场,多项创新成果集中亮相。爱心传递环节,北仑区爱心妈妈团队代表、宗瑞医院院长梅佩红与怡人玩具代表启动公益合作,为阳光学校、实验幼儿园孩子送上定制玩具,为特殊儿童搭建与世界对话的桥梁。儿童出行安全领域,北仑“彩虹公交”项目成效显著,目前7所学校实现“出门上车、下车到校”安全模式,保持零事故记录。
活动中发布了4条全新儿童友好公交线路,9月1日投用后,总数将达9条。“儿童友好探城记”宁波北仑系列视频同步上线,含乐居、知行、游园、学娱四篇章,以儿童视角生动展现了社区、校园、公园、场馆等场景的友好建设成果。
针对未来北仑区儿童友好城区的发展,杨彩霞提出三点建议:坚持政策引领,强化顶层设计,形成上下联动的可持续模式,加大宣传,让儿童友好理念成为社会共识;深化儿童参与,拓展参与深度广度,建立意见闭环反馈机制,实现城市发展与儿童需求的双向奔赴;“软硬兼施”推进普惠均衡,完善硬件同时提升软服务,融合地域文化与儿童需求,用大数据精准帮扶,确保儿童友好成果惠及每一位儿童。
从金融服务创新到出行安全保障,从公益关爱行动到空间场景优化,我区的一系列实践彰显了“以儿童需求为城市刻度”的核心理念。未来,我区将持续把“儿童友好”承诺转化为日常,让港口城市始终流淌着童年的底色,为孩子们的成长绘就更加美好的蓝图。(记者 邹诗琪 林思谕 通讯员 王佳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