邻里乡亲情织就温暖家园
发布时间:2025-05-07 08:43:37 来源:区传媒中心 阅读次数:

邻里乡亲情,是一种慈善力量。在白峰街道小门村,这种慈善力量已成为邻里守望、互帮互助的文明乡风新风尚。这份慈善的温暖传承,融入每一位村民的血脉之中,书写下无数动人篇章。

组织护航,筑牢慈善根基

“人年纪大了,生病是常有的事,但是生病了不要怕,一定要跟村里说。”小门村党总支书记贝伟良常常对村内老人们这样说。小门村常住居民约1700人,其中老年人就有800多人,随着年岁的推移,害怕生病成了老人们最大的心事。

几年前,有位村民生了重病,但他害怕被别人知道,子女也不在身边。贝伟良带村“两委”班子多次上门去慰问、开解,疏导他的情绪,鼓励他积极配合治疗,并送去了关心关爱和救助金,慢慢打开了村民的心结,也缓解了其治疗的经济压力。

小门村有一套完整的慈善工作组织网络,工作人员定期排摸村内困难群体,建立详细的困难群体动态档案,为他们提供精准救助和关爱。同时,小门村还健全了慈善工作相关规章制度,确保慈善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依。

“现在越来越多的村民参与到慈善一日捐活动中来。”贝伟良说,慈善论心不论数额,每一份捐赠都凝聚着炽热的善意,是整个村庄向暖而行的坚定步伐,这份温暖也将随着慈善的春风,吹向更多需要帮助的角落。

薪火相传,企业反哺桑梓

徐既仁,这是一个小门村村民都熟悉无比的名字。2015年,80岁的徐既仁,这位平时极其节俭的老人,在寿辰当天捐出265万元用于家乡公益事业。其中,199万元用于村文化礼堂建设,66万元用于设立小门村优秀学子奖励基金。

如今,徐既仁奖学金已连续发放10年,累计奖励优秀学子140人,金额已超90万元。徐既仁的小儿子、企业家徐普南接过爱心接力棒,成立了浙江盛威普世慈善基金会,持续为“徐既仁助学基金”注入善款,让父亲的爱心能够延续下去。自2012年起,徐普南还以盛威国际企业名义,每年为小门村老年人和困难户发放新春红包,累计已发放462.85万元。

“贝书记,村里有需要用钱的、需要帮助的地方就找我们!”一直以来,伟安公司、永泰运、永港物流等本地爱心企业十分关切村内慈善事业和民生设施建设。这些掷地有声的承诺,化作温暖而有力的行动,善举不息。在爱心企业的持续助力下,小门村的慈善事业更是蓬勃发展,民生建设日新月异,这份跨越企业与乡村的情谊,深情诠释了慈善的本真与力量。

邻里守望,情谊比金坚

一场持续一年多、从生前到身后的爱心接力,有多暖?

2024年年初,村老年协会会长徐信全察觉孤寡老人胡召银神情恍惚、面容憔悴,关切询问后,便委托村民胡四海陪同老人前往医院检查。不幸的是,胡召银被确诊为直肠癌。

胡氏家族、村“两委”和老年协会第一时间共商治疗方案,迅速安排胡召银住院并照料十余天。当医生建议保守治疗时,胡氏家族选择以行动延续关怀,共筹集善款万余元。胡召银住院静养期间,胡家人轮流探视,送去热饭鲜果、御寒衣物,更以家常陪伴消解老人孤寂。一年多来,病榻前从未间断的脚步声,是他们对生命最温情的守护。

今年3月,胡召银因病离世,胡家人又妥善操办了老人的身后事。这场跨越一年多的爱心接力,不仅展现了胡家人血脉相连的深厚情谊,更是小门村崇德向善、互助友爱的文明乡风的缩影之一。

“慈善很简单,不论大小,任何一件好事都是在做慈善。”贝伟良表示,做慈善不仅在于帮助他人,当越来越多的人将善意融入日常,整个社会都将浸润在温暖与希望之中。记者 吴雨婷 通讯员 吴秀琴 吴云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