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113302060029550628/2025-210875 | ||
组配分类 | 批后公告 | 发布机构 | 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北仑分局 |
成文日期 | 2025-04-07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公开范围 | 面向全社会 | 主题分类 | 土地 |
索引号 | 113302060029550628/2025-210875 |
组配分类 | 批后公告 |
发布机构 | 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北仑分局 |
成文日期 | 2025-04-07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公开范围 | 面向全社会 |
主题分类 | 土地 |
目前《宁波市北仑区临港经济示范区东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修编》已获宁波市人民政府批准实施,现就主要内容公布如下:
一、规划范围
规划范围北至进港路,南至泰山路,西至钱塘江路,东至大碶疏港高速,总面积约6.25平方公里。
二、功能定位、规划结构
(1)目标定位:规划区发展的目标愿景为“智造创新枢纽、产城融合样板”,功能定位为“开放引领的产业高地、绿色生态的人居典范、多元融合的未来都市”。
(2)规划空间结构:“两轴两带、双芯四区”。
两轴:泰山路都市发展轴、自贸区开放创新轴。
两带:岩河生态景观带、进港路生态碳汇带。
双芯:松花江路轨道站两侧共同形成都市服务芯、规划区中部打造服务硬核产业的总部商贸芯。
四区:规划区东北部分形成临港生活区、东南部分形成都市生活区、中部分形成总部办公区、西侧部分形成自贸产业区。
三、用地规划
规划城市建设用地599.75公顷,人均城市建设用地面积为88.7平方米。
(1)居住用地
规划居住用地(含各类居住混合用地)137.68公顷,占规划城市建设用地的22.96%。居住用地集中分布于松花江路以东,其中二类居住用地119.93公顷,商住混合用地居住部分15.95公顷,其他居住用地0.78公顷(为现状千丈老年公寓),服务设施用地1.03公顷(为独立占地的幼儿园及社区中心)。
人均居住用地约20.4平方米。
(2)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用地
规划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38.21公顷,占规划城市建设用地的6.37%。主要包括行政办公用地、中小学用地、体育用地、医疗卫生用地、科研用地等。
(3)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
规划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42.86公顷,占规划城市建设用地的7.15%。主要分布于中部总部商务核心区及松花江轨道站点周边。
(4)工业用地
规划工业用地175.05公顷,占规划城市建设用地的29.19%。工业用地由一类工业用地和工业研发用地构成,主要集中于松花江路以西。其中工业研发用地63.65公顷,分布于进港路-凤洋三路-黄山路-松花江路围合区域,一类工业用地111.40公顷。
(5)道路与交通设施用地
规划道路与交通设施用地144.61公顷,占规划城市建设用地的24.11%。其中城市道路用地144.32公顷,公共交通场站用地0.29公顷,为1处公交首末站。
(6)公用设施用地
规划公用设施用地1.96公顷,占规划城市建设用地的0.33%。主要包括供电、排水和环卫用地。
(7)绿地与广场用地
规划绿地与广场用地59.39公顷,占规划城市建设用地的9.90%。其中公园绿地32.69公顷,主要为居住区公园、滨水公共绿带等;防护绿地26.70公顷,主要为高速、危化管廊等周边防护绿带。
(8)其他建设用地
规划特殊用地0.61公顷。
四、公共服务设施规划
本区公共服务设施规划按配套类别以市区(区域)级、十五分钟生活圈(街道级)、十分钟生活圈、五分钟生活圈(社区级)分级配置为主,主要包括教育、医疗、文化体育、商贸、社区服务以及市政公用六项设施。
市区级保留北仑区中医院(改扩建)、北仑区中心福利院(改扩建)、长征骨科医院和大港医院。
十五分钟生活圈(街道级)配建30班(小学)+18班(初中)松花江九年一贯制学校、30班新碶中学、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处、社区全民健身中心1处、派出所1处、宗教场所1处。
十分钟生活圈配建54班和18班小学各1处,菜场2处,健身运动场地3处。
五分钟生活圈(社区级)结合社区划分和人口规模,配建6处幼儿园、13处托育和婴幼儿照护服务设施、5处社区中心。
五、道路交通规划
路网结构:规划形成“八横五纵”的路网结构。
路网等级:规划范围内道路等级分为高速公路、主干路、次干路和支路四个等级。
(1)高速公路系统
杭甬高速复线:线路西起杭州绕城高速,沿杭州湾南岸经过绍兴,东至宁波市北仑区柴桥枢纽,接六横高速,全长约161公里。规划范围内红线宽度33米,双向6车道。
大碶疏港高速:北仑区南北向重要的对外交通通道,往北联系北仑港区,往西南可联系宁波中心城区和市域以外区域,红线宽度26.5米,双向4车道。
(2)主干路系统
进港路:北仑区重要的东西向货运通道,西接骆霞线,东连二通道,规划范围内红线宽度58米,设计车速60公里/小时。
明州西路:北仑中心城区重要的东西向交通性主干路,红线宽度42米,设计车速60公里/小时。
恒山西路:北仑区重要的东西向交通性主干路,西连戚家山,东至临港产业园,红线宽度42米,设计车速60公里/小时。
黄山西路:北仑区重要的东西向交通性主干路,西连甬江科创区,东至北仑中心城凤凰城区域,红线宽度55米,设计车速60公里/小时。
泰山路:根据《宁波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泰山路串联了镇海、小港与北仑中心城区,并与沿海中线相接,是宁波市沿海走廊上重要的交通通道。规划范围内泰山路为城市主干路,红线宽度60米,设计车速60公里/小时。
钱塘江路:北仑区重要的南北向交通性主干路,红线宽度78米,设计车速60公里/小时。
凤洋一路:根据《宁波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凤洋一路南起G329,北至进港路,是北仑中心区重要的南北向生活性主干路,红线宽度32米,设计车速40公里/小时。
黄河路:南起大港五路,北至迎宾路,是北仑中心城区重要的南北向交通性主干路,红线宽度33-64米,设计车速50公里/小时。
(3)次干路系统
昆仑山路:西起沿海永丰片区,东至凤凰山东片区,是北仑中心区重要的东西向生活性次干路,规划范围内红线宽度28米,设计车速40公里/小时。
五台山路:西起钱塘江路,东至凤凰山东片区,是北仑中心区重要的东西向生活性次干路,红线宽度24米,设计车速40公里/小时。
大港五路:西起高塘新安江路,东至凤凰山西侧辽河路,是北仑中心区重要的东西向生活性次干路,规划范围内红线宽度28米,设计车速40公里/小时。
凤洋三路:规划范围内服务于自贸产业区的南北向次干路,红线宽度20米,设计车速30公里/小时。
(4)支路系统
支路网系统结合用地性质灵活布置,合理分割地块,完善路网结构,服务于地块集散交通,分散主次干道流量,红线宽度12.5-24米,设计车速20-30km/h。
附图
1、规划结构图
2、规划用地图
3、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图
4、道路结构规划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