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11330206002955142U/2025-210212
组配分类 部门工作 发布机构 区人社局
成文日期 2025-03-18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公开范围 面向全社会 主题分类 政务公开
索引号 11330206002955142U/2025-210212
组配分类 部门工作
发布机构 区人社局
成文日期 2025-03-18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公开范围 面向全社会
主题分类 政务公开
北仑区人力社保局2024年工作总结和2025年工作思路

一、2024年工作总结

(一)稳就业保民生方面

全年预计新增就业人数44171人,新引进大学生63596人,新招引博士后科研人员39人。一是抓住春节后企业复工、员工返岗黄金期,率先推出“免费住7天,工作北仑见”活动,受到中央、省、市各级媒体转发。推广“来仑第一课”,实施“伙伴计划”,做好融入、提升文章。二是持续擦亮“奔甬而来·职达北仑”引才品牌,聚焦重点省份“省会城市+周边卫星城”高校人力资源,组织发动区内1200余家次重点企业开展线下招聘会超220场,开展“奔甬而来·职达北仑”全国巡回引才招聘活动37场,新增对接高校11所。三是面向离校未就业大学生,推出“1311”服务。构建“三位一体”灵活就业服务体系,开展重点群体“一人一档”精准帮扶。保持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深化对口支援与对外劳务合作,吸纳美姑县务工人员来仑就业755人。

(二)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方面

全区累计开展各类技能培训39464名,新增各类技能人才16299名、高技能人才10334名、数字高技能人才2645名。《海天制造业链主企业“五链”融合技能生态圈建设》获得省人社厅2024年创改开第一批“最佳项目”,产业人才学院建设工作在全省现场会上作交流发言。一是做好顶层设计。成立北仑产教融合指导委员会,锚定北仑产业人才学院和产教融合综合信息平台两大统揽性抓手,强化抓统筹、建生态、强单元、优政策、浓氛围五项支撑,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北仑“125”模式初步形成。二是搭建培育平台。贯彻技能型社会基本单元建设要求,建设园区(产业链)型、院校型、村(社)型、能人型基本单元,打造员工“家门口”的育人平台。三是丰富培育生态。建立融合型共享师资库,开发基础性公共培训课程,对接全市106家技能人才社评机构,量身定制“技能共富贷”“技能成长贷”等金融产品,不断丰富人才培养师资、课程、评价以及金融支撑等生态资源。四是营造爱才氛围。启动2024年“港城技能之星”竞赛工作,推出“技赋北仑 工匠出彩”系列公益培训,开展“一人一技”职业技能提升活动,组织各类评选遴选工作,强化宣传报道,积极营造全社会尊技爱才氛围。

(三)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方面

全区人力资源服务机构达到437家,其中规上机构达到76家,实现营收360亿元,增幅达20.71%。一是做优人力资源服务出海特色文章。集聚20余家头部涉外机构,业态类型涵盖8大类17小类,业务范围覆盖五大洲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全国率先调研完成《服务指南》和《需求报告》。二是接“二”连“三”促发展。发挥人力资源服务业“一业连百业”作用,累计服务企业等超3万家。引导人力资源机构整合资源参与产业人才学院建设,目前已建设产业人才学院3家。举办人力资源服务业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暨“专精特新”供需双选会,引领树立发展标杆。承办第九届人力资源服务创新创业大赛(宁波)首届出海服务专项赛,共征集境内外人力资源项目40余个,16个项目进入决赛,并与北仑对接考察,为明年招商工作奠定有力基础。

(四)和谐劳动关系建设方面

2024年,共接收处置欠薪纠纷5367件,按期处置率100%,实时处置率96.20%,基层化解率70%。累计为5651名劳动者追回被拖欠工资近6478.65万元。一是着力守护和谐。立足港区特色,推动人社、海事联合建立海事劳工公约履约协作机制。二是抓用工源头优管理。举办和谐劳动关系企业创建培训班,从源头压实用工单位主体责任。三是抓人力资源机构强治理。现场约谈重点人力资源企业,开展劳务派遣企业合规经营专题培训,开展人力资源市场专项整治月活动,并实行相关问题按部门职责闭环销号。

(五)基层人社治理方面

在全区所有工业社区创新建立22个“乐业帮”工作室,覆盖6000余家企业、30余万职工群众,打通人社精准履职“最后一公里”。64名人社干部,下沉3大片区、17个工业园区、5个电商园区、17个创业孵化园区,围绕“帮就业创业”“帮人才引育”“帮共富共享”“帮平安和谐”四个维度,赋能基层治理,推出了“点单式”政策宣讲、校企对接洽谈、劳动用工合规化培训等多类活动,共计走访服务超200批次,形成了“找到一个人,进入一扇门、办好全部事”的工作格局。

二、2025年工作计划

2025年,人社领域稳就业、防风险、惠民生、促发展的任务将更加繁重,我们将重点做好以下五方面工作:

(一)坚持“就业优先”,完善高质量充分就业体系。一是关注重点帮扶就业。围绕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开展更为精准的就业帮扶与引才活动,全年计划组织400家次左右企业与全国高校开展引才活动,力争全年新引进高校毕业生5万人,接收实习大学生2000名。二是激发创业倍增效应。落实创业担保贷款制度,深入推进返乡入乡合作创业,推动就业创业政策资源进园区、企业,激发整体创业活力。三是零工市场提效提质。推动零工市场向规范化、专业化、信息化运营,加快构建“15分钟就业服务圈”。

(二)建强“三支队伍”,积聚技能人才新优势。一是聚焦产业特色强引领。重点围绕北仑“431”产业体系和新质生产力发展需求,定期发布重点产业紧缺职业(工种)目录。建立行业技能生态圈,推动行业技能人才共育、共评、共享。二是聚焦产教融合求突破。依托宁波(北仑)公共实训中心建设北仑产业人才学院,推动构建“一核多院数点”的学院建设体系,促进教育链、产业链、人才链、金融链、创新链深度融合、迭代升级。三是聚焦基本单元扩辐射。探索创建多种形态的技能型社会基本单元,以点带面建设覆盖城乡“30分钟职业技能培训圈”,形成“以技立业”的技能生态体系。四是聚焦竞赛遴选树新风。创新开展“港城技能之星”竞赛系列活动,引领带动企业、工业社区、行业协会开展各层级的技艺切磋、岗位比武等活动,“以赛代训”促技能人才成长。

(三)聚焦“劳有所得”,提升欠薪治理实效。一是持续加强主动监管。采取新办企业合规培训、和谐劳动关系讲座、走访检查等方式加大对人力资源机构日常监管,同时聚焦劳资问题较多的企业督促整改、合规经营。二是以欠薪源头治理、降线索总量为重点,定期发布风险提示,及时处置欠薪隐患。结合“乐业帮”工作室,落实“三员两群”建设,研判潜在风险,推动源头预防更加精准化。三是不断优化营商环境,护航经济发展,同时又要对严重违法违规行为予以坚决惩处,护航和谐稳定大局。

(四)挖掘“特色亮点”,汇聚发展澎湃动能。一是实行协同发力,持续构建大引才格局。发挥“强港强区引才工程”“奔甬而来·职达北仑”品牌引领作用,依托各类平台载体,构建形成“平台+资源、人才+创新、赋能+发展”的工作机制,持续打响人才品牌。二是人力资源出口基地建设敢于“闯新路”。对内谋划出台综合型人力资源服务业政策体系,形成政策比较优势,加大招商吸引力。对外拓宽招商范围,结合我区产业特色和优势,打造北仑人力资源产业聚集“生态圈”。

(五)推进“深化改革”,维护社会形势持续平稳。一是确保各项改革平稳落地。稳慎做好渐进式延迟退休改革部署,落细落实,做好政策解读,提高经办服务水平,确保改革平稳平静。二是高质量推进工伤专项治理。深入落实工伤保险工作联席会议制度,重点推动交通、水利部门实现工伤保险全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