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仑以开放之姿,绘制企业绿色发展新画卷
发布时间:2025-03-14 08:37:05 来源:区传媒中心 阅读次数:

9E9EC0181B747E511D681FB7A2BFC5C6.jpg

  研学团参观宁钢展览馆 市生态环境局北仑分局供图

记者从市生态环境局北仑分局获悉,2025年全国生态环境宣教工作会议——环保设施向公众开放及生态环境志愿服务现场观摩活动即将在宁波举行,我区的宁波钢铁有限公司、岩东污水处理厂两家环保设施单位将作为大会开放参观点位,将吸引来自全国各地的目光。

这场“绿色之约”背后,是北仑不断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社会动员,积极传递美丽北仑建设好声音、大力培育生态文化、引导公众践行绿色低碳生活、推动构建多元参与行动体系,奋力建设美丽中国先行示范区的生动注脚。

作为临港工业强区,北仑的环保设施开放工作始终走在全市前列。

自2020年起,北仑不仅实现国家要求的“老四类”设施(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污水处理、环境监测、危废处理)100%开放,更从“应开尽开”到“全域领跑”,率先探索“新四类”设施(电力、钢铁、建材、石化行业)开放试点,持续开展新四类设施向公众开放工作试点标准编制工作,发布行业环保设施向公众开放工作指南,成为全市唯一“八类设施全品类开放区”。 

在宁波钢铁有限公司,“宁钢体验之旅”通过裂变成材展厅、碧水观鱼生态区等9大开放点位,向公众展示传统工业的绿色嬗变。2022年宁钢更是投入1.37亿元打造工业旅游区,累计接待6.5万余人次,其“环保设施公众开放案例”入选生态环境部“十佳公众参与案例”。而岩东水务的“水循环之旅”则以年均2200万吨再生水外供量、8000名注册志愿者的“绿满港城”行动,将节水理念深植人心。

截至2024年底,全区开放单位已增至18家,其中3家列入国家开放单位名录,覆盖钢铁、石化、汽车制造、科研院所等10余个重点行业,年均接待公众超1.5万人次,开放数量与类型稳居省市首位。

北仑的开放实践,不仅是“量”的突破,更是“质”的引领。

2024年7月,由北仑环保固废处置有限公司参与制定的《国家危险废物和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设施开放标准(2.0版)》正式发布,为全国行业开放树立“北仑标杆”。与此同时,北仑创新“七个细则”管理模式——从开放总览图、集中安全教育到专人专岗服务等7大细则形成了一套可复制的开放标准。以宁波固废处置公司为例,通过细则中的“季度报表”动态跟踪开放成效,公众满意度提升至98%,彰显出我区对环保设施开放工作的用心。

2024年,极氪汽车梅山工厂、炬鑫环保等2家新单位加入开放矩阵,亚洲浆纸业的“绿色造纸文化馆”、沃隆环境的“隆咖啡”公益品牌等特色项目,更以“一厂一策一品”打造出开放品牌矩阵。

在宁波市生态环境局北仑分局局长王涛看来,北仑不仅要让开放单位成为窗口,更要让窗口成为连接公众与绿色的桥梁。

随着桥梁的架设,环保开放也成为了全民参与的“绿色接力”。

2024年,北仑组建首支“生态环境社会观察员”队伍,吸纳媒体、社区、企业代表等多元力量,为生态治理建言献策;通过“带你去看不一样的北仑”“民间嗅辨师”等定制化活动,普通市民、政协委员、企业代表得以走进企业,参与监督治理,曾经的“邻避效应”悄然转化为“邻利共赢”。

数字化赋能更为开放注入新活力。“绿满港城”平台上线VR“云展厅”,覆盖18家开放单位。公众通过“云预约、云开放、云参观、云互动”等功能,可以随时随地了解环保设施的运行情况,参与环保活动,极大地提升了公众的参与度和满意度。

“1”个生态文明教育馆为主阵地、“X”个开放单位及未来拟培育开放单位为支撑、“N”个公益组织和社会团体多元参与,北仑以这样“1+X+N”的绿满港城公众参与模式,串联所有资源,加强馆企联动、企企联动、校企联动,以点带面辐射影响力。

从宁钢的“铁水梨花”到岩东的“再生水奇迹”,从亚洲浆纸的千年造纸文化到极氪工厂的全自动化生产线,北仑以开放之姿,让每一处设施都成为绿色发展的“活教材”。

正如王涛所言,开放不是终点,而是新起点。“未来的北仑,将推动环保设施开放工作迈向更深、更实,让每一处开放单位成为公众了解环保、参与环保的重要窗口,共同见证工业与自然共生的更多可能。”(记者 周佳贝 通讯员 严卓慧